游客
题文

洋装在中国流行,并未取代传统服饰,而是促进中国服饰的改良,出现了中西合璧的产物。下面那些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A.中山装和旗袍 B.华冠儒服 C.男女礼服 D.列宁服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提到:“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符合史实的是

A.当时士农工商的界限正在逐渐淡化
B.当时通过经商致富的人比从事农业或手工业要快
C.西汉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松动
D.表明当时政府税收主要来自于商业

1825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新和谐公社”的出现表明

A.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得到发展
B.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政权
C.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D.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对社会制度的新探索

1937年,罗斯福以压倒性优势连任美国总统。他乘胜而进,提出改组法院以便在最高法院增加自己的同盟军,但令人意外的是超过50%的人民表示反对。这说明

A.经济危机迟迟未能解决 B.国家干预经济不得人心
C.分权制衡理念深入人心 D.美国人民缺乏宪政精神

有一幅画作的主题是五位仕女:她们的棱角分明,好像是用斧头砍出来的,透视法和明暗对比都为平面所代替。右边两个人物的头部严重变形,其中一人的鼻子在脸上折成扁平的。这幅画最可能是哪一位画家的作品?

A.莫奈 B.梵高 C.塞尚 D.毕加索

罗马帝国衰亡后,西欧各地城市逐渐萎缩;十二世纪以后,才又逐渐兴起,只是规模有限。十四世纪中叶,佛罗伦萨、威尼斯、米兰、热那亚等地,人口虽仍不足十万,但已是当时的大城市。这四个地方发展的共同背景为何?

A.位于重要贸易线,商业发达,经济繁荣
B.文艺复兴兴起,文化繁荣,促进经济繁荣
C.靠近罗马天主教廷,吸引各地教徒前往定居
D.未受当时宗教改革运动影响,社会稳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