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进入19世纪中期以后,在本国封建统治和外国殖民压迫下,逐渐病入膏肓。为挽救中国于危难,不少仁人志士寻找济世良方,展开一场场“救治行动”。
【救治之路】
(1)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说它们各指什么运动。
①自我疗伤:                                              
②温药慢治:                                              
③猛药重治:                                              
【再次问诊】
(2)随着救治行动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中国的“疾病”不仅是在肌体上,更多是在头脑中,针对这一发现,“名医”开出了什么良方?
【聚焦名医】

(3)以下是对中国展开救治行动的各位“名医”,你最敬佩的是哪一位?请说出他最主要的贡献
【大道行思】
(4)尽管“名医”们开出了不同的药方,但这些药方有着共同之处,请指出其中的一点。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参加合作社农户1.18亿户,占全国农民总数96.3%。
材料三 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历史上哪些重大事件?(3分)
(2)材料一、二、三中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哪些事件?(2分)

读图1—3,回答问题。


(1) 图1、图2两人的对外活动,反映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什么特点?(4分)
(2)观察图3《唐玄奘西游图》,想想他西行途中可能会遇见哪些困难?
材料:玄奘带回佛经657部,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共翻译出75部1335卷。他把自己西行途中的见闻口述下来,由弟子整理成书,这就是著名的《大唐西域记》。他还曾把《老子》翻译成梵文,介绍到天竺。
(3)根据材料二中的介绍,归纳玄奘的主要贡献。
(4)你从玄奘18年的西游和19年的译经生涯中学到了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封建社会政治、经济中心南移,泉州社会经济.陕逮发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而商业的繁荣则为海上贸易的发展准备了充分的物质基础。
(1)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经济中心南移到哪一地区?(3分)
材料二: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南宋时期,福建泉州成为全国第一大港。元朝初期,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游历泉州,认为泉州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港口之一。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宋朝政府在泉州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
机构是什么?(3分)
材料三:如下图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南宋时期泉州成为“全国第一大港”的原因有哪些?(4分)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读图说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的“朕”在民族关系方面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历史事件。(3分)
【史实确认】
材料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尊诚信,度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搬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2)材料二在历史上称做什么?(3分)
【比较学习】
(3)通过材料一与材料二的比较,可以看出唐朝、北宋在民族关系的处理方面有何显著不同?(4分)

阅读下列图片与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大运河示意图

材料二:隋炀帝巡游江都图

材料三: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1)大运河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南北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分别是什么?
(2)隋炀帝从洛阳乘龙舟到江都“南巡”,会经过哪几段运河?(写出河段名称)
(3)你是否同意皮日休对开凿大运河的评价,为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