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双曲线的右顶点为A,右焦点为F,右准线与
轴交于点B,且与一条渐近线交于点C,点O为坐标原点,
,
,过点F的直线
与双曲线右支交于点
.
(Ⅰ)求此双曲线的方程;
(Ⅱ)求面积的最小值.
某工厂有25周岁以上(含2S周岁)工人300名,25周岁以下工人200名为研究工人的日平均生产量是否与年龄有关,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了100名工人,先统计了他们某月的日平均生产件数,然后按工人年龄在“25周岁以上(含25周岁)”和“25周岁以下”分为两组,再将两组工人的日平均生产件数分成5组:[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 分别加以统计,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求样本中“25周岁以上(含25周岁)组”抽取的人数、日生产量平均数;
(2)若“25周岁以上组”中日平均生产90件及90件以上的称为“生产能手”;“25周岁以下组”中日平均生产不足60件的称为“菜鸟”。从样本中的“生产能手”和”菜鸟”中任意抽取2人,求这2人日平均生产件数之和X的分布列及期望。(“生产能手”日平均生产件数视为95件,“菜鸟”日平均生产件数视为55件)。
已知锐角三角形ABC中,向量,
,且
。
(1)求角B的大小;
(2)当函数y=2sin2A+cos()取最大值时,判断三角形ABC的形状。
)已知数列{an}是首项为-1,公差d 0的等差数列,且它的第2、3、6项依次构成等比数列{bn}的前3项。
(1)求{an}的通项公式;
(2)若Cn=an·bn,求数列{Cn}的前n项和Sn。
己知函数f(x)=ex,xR.
(1)若直线y=kx+1与f(x)的反函数图象相切,求实数k的值;
(2)设x﹥0,讨论曲线y=f(x)与曲线y=mx2(m﹥0)公共点的个数;
(3)设,比较
与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已知函数f(x)=x3+ax-2,(aR).
(l)若f(x)在区间(1,+)上是增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若,且f(x0)=3,求x0的值;
(3)若,且在R上是减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