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对这些人文资源)完全入迷了。”但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人则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西方人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的人文和自然资源都很丰富 | B.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业革命的需要 |
| C.东方和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全球建立的需要 |
该图是“1955—2000年日本GDP增长率变化表”。下列关于图中圈出时段日本经济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采取了“多市场,少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 |
| B.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发展速度开始下降 |
| C.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号经济大国 |
| D.日本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
17世纪的世界历史以“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为主要内容,主要殖民国家之间展开了一场世界版的“三国演义”。它们是:
| A.葡、西、荷 | B.英、西、荷 | C.英、法、荷 | D.英、法、俄 |
1517年,德国威登堡大教堂门口张贴出《九十五条论纲》,引发了一场激烈的思想辩论。这场辩论的主题是:
| A.宗教的虚伪 | B.灵魂救赎的途径 | C.权力的产生 | D.生命的起源 |
1990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实现香港顺利回归奠定了基础。《基本法》中所蕴含的原则有:
①一国两制
②港人治港
③高度自治
④社会主义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②③ |
自1868年至1895年,中国棉花出口不断增加,刺激了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汉水流域的四大集中种植区。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农业商品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B.中国近代棉纺织工业的发展 |
| C.农业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 D.列强控制了中国的农业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