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道:“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
| A.研究人类惟有研究人本身 |
| B.个人与社会、自然界是分不开的 |
| C.中国古代较注重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 |
| D.人与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对人本身的研究,就是对自然界的研究 |
有学者指出:“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对这一时期英国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理解正确的是
| A.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开始确立 |
| B.议会开始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
| C.工业资产阶级未能充分参与国家政权 |
| D.选举中的高额财产限制被打破 |
1943年蒋介石出版了《中国之命运》一书。该书认为近百年来中国人“因为学西洋的文化而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外国文学的奴隶”,“中国国民对于西洋的文化由拒绝而屈服,对于固有文化,由自大而自卑,屈服转为笃信,信其所至,自认为某一外国学说的忠实信徒;自卑转为自艾,极其所至,忍心侮蔑我们中国的固有文化遗产”。这说明蒋介石出版该书的目的之一在于
| A.以自由主义反对民族主义 | B.以自由主义反对共产主义 |
| C.以民族主义反对自由主义 | D.以民族主义反对共产主义 |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趋势。”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 |
| B.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
| C.颁布有利于工人的劳动立法 |
| D.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 |
| 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 |
| C.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 |
| D.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冲击 |
梁启超曾称誉美国是“世界共和政体之祖国”,他认为“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各省政府之发生,远在联邦政府以前。虽联邦政府亡,而各省还其本来面目,复为数多之小独立自治共和国,而可以自存。此美国政治之特色,而亦共和政体所以能实行能持久之原因也。”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梁启超赞成在中国仿行共和政体 |
| B.梁启超看到美国的共和政治有其特殊的历史因素 |
| C.梁启超认为美国共和政治不宜推广 |
| D.梁启超认为美国的共和政体是最好的政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