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 )
①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 ②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
③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 ④提倡学习西方职业教育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南京条约》签订后,由于不了解国际惯例,中国进出口实行同一税率。之后,清政 府在改订关税税率的谈判中,坚持要求“进口税重,出口税轻”。直到 1902 年,中外商约谈判,进口税由 5%增至 12.5%。对材料的正确解读是
| A.清政府提高进口税是为保护民族工业 |
| B.进出口实行同一税率属于国际惯例 |
| C.清政府降低出口税是为抵制外资侵略 |
| D.改订税率后清政府掌握关税主动权 |
魏晋时期,佛教成为豪门世族统治人民的精神工具,而代表中小地主阶级利益的思想 家从唯物主义观点展开了反对佛教唯心主义的斗争。隋唐佛教更加发展,而以韩愈为代表的中小地主学者举起了排佛的旗帜。材料表明
| A.阶级斗争是推动思想进步的根本原因 |
| B.思想领域的斗争是社会矛盾的反映 |
| C.唯心主义思想一直占据官方统治地位 |
| D.唯物与唯心之争推动社会思想发展 |
明初发行纸币后,政府下令禁止金银甚至铜钱的流通,但纸币发行后贬值严重。永乐 后,民间流通货币兼有宝钞、金银和稻谷布帛,朝廷屡禁不止。至成弘年间,民间契约文书中已主要用银。至英宗颁布白银货币新法后,白银逐渐成为法定货币。对此, 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 A.推动白银货币化 |
| B.贵重金属的短缺导致宝钞贬值 |
| C.白银货币化是民间推动的结果 |
| D.货币改革推动白银成法定货币 |
五代时有一士族出身的官员将自家家谱卖与庶族同姓,大理寺判其有罪,并昭告天下: “五十年来,通谱之俗遍于天下,自非明物察伦之主,亟为澄别,则滔滔之势将不可 反矣。自今以后,如有此弊,传者、受者并当极法。”家谱变卖现象大量出现的原因可能是
| A.商品经济发达 | B.宗法制的崩溃 |
| C.科举制的实行 | D.士庶之分严格 |
战后(美国)人们所憧憬的安全而充实的生活得到了助力。强大的政治文化奖赏追随者,不遵从者则被边缘化,国内的遏制也由此加固。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经济危机后的社会萧条 |
| B.冷战时的意识形态对立 |
| C.经济全球化对美国的冲击 |
| D.恐怖主义造成的恐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