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
【甲文】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文】
冰雪文序
张岱
鱼肉之物,见风日则易腐,入冰雪则不败,则冰雪之能寿物也。今年冰雪多,来年谷麦必茂,则冰雪之能生物也。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以生,而冰雪之气必待冰雪而有,则四时有几冰雪哉?
若①吾所谓冰雪则异是。凡人遇旦昼则风日,而夜气则冰雪也;遇烦躁则风日,而清净则冰雪也;遇市朝则风日,而山林则冰雪也。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②鱼与龙不之觉耳。
故知世间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其所以恣③人挹④取受用之不尽者,莫深于诗文。盖诗文只此数字,出高人之手,遂现空灵;一落凡夫俗子,便成臭腐。此期间真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即使其能解能说矣,与彼不知者说,彼仍不解,说亦奚⑤为?故曰: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
【注释】①若:像。 ②特:只不过。③恣:放纵,任凭。④挹(yì):舀。⑤奚(xī):什么。 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
(1)不见曦月 (2)每至晴初霜旦
(3)作之者固难 (4)无不藉此冰雪之气 请用“/”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3分)
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
(1)【甲文】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袁鸣三声泪粘裳”有什么作用?
(2)张岱文风任情适性,文笔流丽清新,为人慷慨亮节,性格孤高傲物。请问,文中哪句话最能反映他曲高和寡、知音难觅的心情?(1分)
阅读《论语》十二章,回答问题。(15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人不知而不愠: 博学而笃志: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请从文中提炼出四个成语:
如果有一位同学在学习上不肯动脑子,请你从上文中选取一句格言来劝勉他。
结合课文中有关道德修养的论述,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文言文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词。
①至于夏水襄陵( )②虽乘奔御风( )
③良多趣味 ( )④哀转久绝( )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诗人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两句诗,印证了本文中哪些句子?
文章最后的渔者歌谣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一则古文。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用“/”为下面的句子标出朗读停顿。(限标两处)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⑴弗食()⑵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⑶然后能自强也()⑷教学相长也()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
童区寄传(节选)
童区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虚皆惊。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去逾四十里去:距离 | B.贼易之易:轻视 |
C.郎诚见完与恩完:保全 | D.以缚即炉火即:靠近 |
下列选项中“以”字意思与例句中“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缚背刃
A.一儿以日初出远 | B.以故东徙 | C.吾欲辱之,何以也 | D.以告富者 |
下面对节选文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区寄大声啼哭,假装十分恐惧的样子使强盗放松了对他的看管,可以看出区寄的镇定和机智。 |
B.区寄能击杀第二位强盗,除了他具有勇敢果断的品质外,还在于他能揣测强盗的心理,让其放松警惕,为自己赢得逃生的机会。 |
C.区寄在与两个豪贼周旋并成功脱险的过程中,让我们见识了一位沉着冷静、勇敢机智、顽强坚韧的小英雄形象。 |
D.区寄为了能逃生,伺机先后杀死了两位强盗。在杀死第二个强盗后,作为一个孩子,他因为惊慌和恐惧而失声大哭。 |
阅读《右溪记》选段,完成下题。(共6分)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即标题所指之“右溪”),南流数十步,合(汇入)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倾斜)嵌盘屈(形容怪石的样子。),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根据文意,画出道州城、右溪与营溪三者之间相对位置的示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