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用实验证明一包黑色粉末是由氧化铜和碳粉混合而成的,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加足量的稀盐酸充分振荡
甲:黑色粉末                                观察现象
在试管中加热,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乙:黑色粉末                         观察现象
试回答:⑴甲方案中证明有氧化铜的实验依据是                  
证明有炭粉的实验依据是                
⑵乙甲方案中证明有氧化铜的实验依据是                  
证明有炭粉的实验依据是                
⑶乙上两个方案中你认为哪个更好     ,理由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小组的同学研讨初中常见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时,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中的每一步均有明显现象,实验操作及部分现象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溶液一定呈  性(填“酸”或“中”或“碱”).
(2)气体D的化学式为  
(3)步骤②的实验现象为 
(4)E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5)B溶液的溶质由两种元素组成,④中产生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实验后将盛有C固体烧杯中的上清液取出少量,继续加入E溶液,仍有C固体析出,已知A与E中的阳离子相同,则实验后所得溶液含有的溶质为  

把一小包铁粉放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请你对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1)猜想:固体的成分可能是  
(2)实验:请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说明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分别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反应结束后,把废液倒入同一个废液缸中,观察到废液缸中产生少量气泡.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中的化学方程式是  ,在实验过程中并没有观察到该反应的明显现象,请你写出一种能观察到变化发生的方法 
 
(2)通过分析废液缸中的现象,你认为B试管的废液中溶质成分是  (填化学式,下同);
(3)小组同学对废液缸中最终废液的成分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硫酸钠溶液显中性
【假设猜想】猜想①:Na2SO4
猜想②:Na2SO4、Na2CO3
猜想③:  
【实验探究】请你设计实验,确定哪个猜想是正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猜想1正确
  
猜想2正确
  
猜想3正确

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讨论交流】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  (写物质名称).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
小林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的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静置.
①有白色沉淀,溶液成红色.②    
  的猜想正确.  的猜想正确.
  的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分别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反应结束后,把废液倒入同一个废液缸中,观察到废液缸中产生少量气泡.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中的化学方程式是  ,在实验过程中并没有观察到该反应的明显现象,请你写出一种能观察到变化发生的方法 (2)通过分析废液缸中的现象,你认为B试管的废液中溶质成分是  (填化学式,下同);
(3)小组同学对废液缸中最终废液的成分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硫酸钠溶液显中性.
【假设猜想】猜想①:Na2SO4
猜想②:Na2SO4、Na2CO3
猜想③:  
【实验探究】请你设计实验,确定哪个猜想是正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猜想1正确
  
猜想2正确
  
猜想3正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