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濠河是通城美丽的“翡翠项链”,保护濠河水不受污染,是每个市民应尽的责任.某“环保小组”为了对濠河的水质进行监测,定期取样测量其密度进行物理分析.如图是按ABC顺序测量的过程,则河水的密度为 kg/m3.为了更准确地测量河水的密度,实验步骤顺序应调整为 (填ABC序号).
(2)某小组同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①实验前没挂钩码时,杠杆的平衡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左端平衡螺母向______旋一些(选填“左”或“右”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②该组同学想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时提出了两种方案:一种按图乙进行实验,一种按图丙进行实验.你认为哪个实验方案更好并说明你的理由 .
③该组同学在研究这两种方案时,发现在 A点时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相同,乙图中的 F明显比丙图中的 F′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这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是℃;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保持不变;熔化过程持续了min;第4min时处于状态。
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将一木块放入水中,水面达到的刻度是V1,如图(a)所示;再将一金属块投入水中,水面达到的刻度是V2,如图(b)所示;若将金属块放在木块上,木块恰好没入水中,这时水面达到的刻度是V3.如图(c)所示.金属密度=________.
(a) (b) (c)
小明在比较相同厚度的海绵和棉花的保温性能的实验中,小明先用海绵包着装有热水的烧杯,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热水,盖上盖子,放入盒内,测得温度如图所示,并记录温度计示数下降10℃所用的时间t1.然后将烧杯移至棉花包着保温的盒内,盖上盖子,记录温度下降10℃所用的时间t2.上述实验再重复做两次.
(1)下面是小明设计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表格中A处填写的物理量是。
(2)小明实验方案中存在明显问题,请你帮他指出来.答:.
(3)小华针对小明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对方案进行修改.简要写出修改后正确的实验方案.答:.
如图密封的锤形玻璃泡装有少量碘颗粒,用酒精灯微微加热后,发现玻璃泡中紫红色的气体越来越浓,此时仔细观察玻璃泡中(填“有”或“没有”)液态的碘,紫色的气体是固态碘直接而成。停止加热后,玻璃泡中紫色气体将(填“保持不变”、“持续变浓”或“逐渐变淡”),同时在玻璃泡未加热的部位发现小颗粒,此过程实质是碘的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
(1)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烧瓶口喷出,在离瓶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气”。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_________现象;
(2)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金属盘,会发现正对管口的金属盘表面有,金属盘的温度将_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