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1世纪最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是使汽油氧化直接产生电流,新研制的某汽油燃料电池的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个电极通入汽油蒸气,用氢氧化钾溶液作电解液,其装置如右图所示。填写下列空格。

(1)提炼汽油的原料是石油,石油是一种__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能源。汽油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 )固定的熔沸点。
(2)汽油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形式是将________能直接转化为______能。
(3)若以C6H14表示汽油,通入汽油的那个电极是燃料电池_____极(选填“正”或“负” ),该电极的反应式为          ,通入空气的电极上发生了      反应(氧化或还原),若有32g的O2参加反应,则反应过程中转移了____mol e
(4)请设计一种简易的方法将此电池的碳酸钾溶液再生为氢氧化钾溶液。简述其操作过程: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甲、乙是电化学实验装置。

(1)若甲、乙两烧杯中均盛有饱和NaCl溶液。
①甲中石墨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乙烧杯上方,发现试纸先变蓝后褪色,这是因为过量的Cl2氧化了生成的I2
若反应中Cl2和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且生成两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甲、乙两烧杯中均盛有CuSO4溶液。
①甲中铁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起始时乙中盛有200 mL pH=5的CuSO4溶液(25℃),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变为1,若要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可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填写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g。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甲、乙、丙三池中溶质足量),当闭合该装置的开关K时,观察到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池中为原电池的是__________(填“甲池”、“乙池”或“丙池”)。
(2)丙池中F电极为__________(填“正极”、“负极”、“阴极”或“阳极”),该池的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
(3)当乙池中C电极质量减轻10.8 g时,甲池中B电极理论上消耗O2的体积为__________mL(标准状况)。
(4)一段时间后,断开开关K。下列物质能使丙池恢复到反应前浓度的是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Cu B.CuO C.CuCO3 D.Cu2(OH)2CO3

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氧化还原反应:2KMnO4+10FeSO4+8H2SO4=2MnSO4+5Fe2(SO4)3+K2SO4+8H2O设计如下原电池,其中甲、乙两烧杯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 mol·L-1,盐桥中装有饱和K2SO4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生氧化反应的烧杯是________(填“甲”或“乙”)。
(2)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从________到________。(填“a”或“b”)
(3)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SO42移向________(填“甲”或“乙”)烧杯。
(4)甲烧杯中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其中盐桥为琼胶饱和KNO3盐桥。请回答下列问题。 (  )

(1)电极X的材料是________,电解质溶液Y是________。
(2)银电极为电池的________极,写出两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银电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电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电路中,电子是从________电极流向________电极。

某原电池装置中盛有浓KOH溶液,若分别向__________(填“正”或“负”,下同)极通入可燃性气体,向__________极通入O2,则电路中就有电流通过,电流方向由__________极流向__________极,溶液中OH向__________极移动。试完成下列问题:


可燃性气体
正极反应
负极反应
电池总反应
pH变化
(1)
H2




(2)
CO



(3)
CH4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