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做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与步骤未对应) |
① 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
②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
③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
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
④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
D.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
请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研究 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
实验内容 |
① |
② |
③ |
④ |
实验现象(填A~D) |
|
|
|
|
(3)写出实验①\②对应化学方程式
实验① ,
实验② 。
(4)实验结论: 。
簸箩酯是一种具有菠萝气味的食用香料,是化合物甲与苯氧乙酸-O-CH2-COOH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
(1)甲一定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
(2)5.8g甲完全燃烧可产生0.3molCO2和0.3molH2O,甲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29,甲
分子中不含甲基,且为链状结构,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苯氧乙酸有多种类型的同分异构体,其中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有2种一硝
基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是(写出任意2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已知:
簸箩酯的合成线路如下:
①及时X不可选用的是(选填字母)__________。
a.CH3COONa溶液 b.NaOH溶液 c.NaHCO3溶液 d.Na
②丙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反应Ⅱ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应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机物A的分子结构为,写出A实现下列转变所需的药品
(1)A转变为,
(2)A转变为,
(3)A转变为
,
短周期元素A、B、C、D。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B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排布为ns2np2,C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D元素原子的M电子层的P轨道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
(1)若A为非金属元素,则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A与C形成的化合物中的共价键属于 键(填“σ”或“π”)。
(2)若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1,B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排布为3s23p2, A、B、C三种元素的单质熔点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化学式表示)。
(3)当n=2时,B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区,BC2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当n=3时,B与C形成的晶体属于 晶体。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b、c…为部分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a |
|||||||||||||||||
f |
y |
h |
i |
||||||||||||||
b |
e |
j |
|||||||||||||||
c |
d |
[ |
d |
g |
l |
||||||||||||
[ |
(1)请写出上述元素d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
(2)请比较b、e、j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 (写元素符号),其原因是
(3)请写出e元素的原子价电子轨道表示式 ;
(4)ya3分子的电子式是 ,其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分子中y原子的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 , g2+与ya3形成的g[ (ya3)4]2+离子的空间构型是四面体形,其中g2+离子提供4个能量最低的空轨道通过杂化与ya3形成 (填化学键类型)。
(1)A元素的负一价离子和B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A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B的元素名称为 ;
(2)C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C的元素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3)D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3,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共有 种不同的运动状态,此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4)N≡N的键能为942kJ·mol-1,N—N单键的键能为247kJ·mol-1,计算说明N2中的 键更稳定(填“σ”或“π”)。
(5)下列变化:H-(g)=H(g)+e-吸收的能量为73kJ·mol-1,H(g)=H+(g)+e-吸收的能量为1311kJ·mol-1,则氢负离子H-的第一电离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