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科技小组在“研究功率P与速度v的大小关系” 实验时,将物体A放在长木板上保持水平拉力F不变,分别以不同速度使物体A在长木板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功率——速度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判断:当物体A以的0. 25m/s速度在长木板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F的功率P为 w。
(8分)小明为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设计子如下的实验方案:将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装入烧杯中,固定在铁架台上,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水和煤油,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毎隔一段时间同时测量水和煤油的温度。
(1)要完成该探宄实验,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 。
(2)实验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让液体 。
(3)下表是小明记录的数据,由表格可知,小明是通过观察比较 的多少,来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
物质 |
次数 |
质量m/kg |
升高的温度△t/℃ |
加热的时间t/min |
水 |
1 |
0.1 |
10 |
2 |
2 |
0.2 |
10 |
4 |
|
煤油 |
3 |
0.1 |
10 |
1 |
4 |
0.2 |
10 |
2 |
(4)物理学中用比热容来表示物质的吸热能力,下列现象可用比热容知识来解释的是 。
A.夏天在教室洒水,感到凉爽
B.金属勺装有塑料手柄
C.汽车发动机用水冷却
(7分)同学们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200g冰加热,毎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图丙是两个小组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1)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乙、丙两图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中 图是正确的。
(2)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时冰要不断吸收热量,温度 ,所以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水的内能 冰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冰的熔化过程用了 分钟,在BC阶段处于 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
(4)由相关信息可知,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 J的热量(c水=4.2×103J/ (kg.℃) c冰=2.1×103J/ (kg.℃))。
(7分)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水沸腾时气泡的变化情况是图丙中的 图,此时准确测量的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水的沸点为 ℃,可知水面的气压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3)a、b两组同学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得: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 热量,温度 。通过图像可知,b组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较长,请写出一个可能原因: 。
(每空2分,共10分)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右上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质 |
质量/g |
初始温度/℃ |
加热时间/min |
最后温度/℃ |
水 |
60 |
20 |
6 |
45 |
食用油 |
60 |
20 |
6 |
68 |
(1)该实验通过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并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让食用油和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_(选填“不同”或“相同”)。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_______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结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一般是_________(选填“不同的”或“相同的”).
小春发现高速公路常有如图所示的限速警告标志,他问爸爸:为什么在相同的道路上行驶的汽车却会有不同的最高时速限制呢?爸爸告诉他:大车质量大,惯性大,如果速度太快的话,遇紧急情况不能及时停下来,极易造成交通事故.小春想:这就是说在相同的情况下大车要停下来所用的距离比小车要长?为此,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及以下探究方案:
①让一辆小车从光滑斜面上某位置由静止滑下,测出它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s1;
②给小车车厢里添加适当的钩码,并使小车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测出它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s2;
③再继续增加钩码数量,重复步骤②;
④比较各次水平运动距离s的大小,归纳出结论.对于上述探究方案,请你作答:
(1)给小车添加钩码的目的是_______.
(2)让小车从同一高度下滑的目的是_______.
(3)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假设各次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均相同,则s2_______s1(选填“>”、“=”或“<”),原因是 .
(5)小春的探究方案合理吗?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