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秋水
《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秋水时至(       )              (2)河伯欣然自喜(             )
(3)河伯始旋其面目(        )       (4)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
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今我睹子之难穷也此之谓失其本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于是焉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C.而轻伯夷之义者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D.河伯始旋其面目其真无马邪(《马说》)

翻译下列句子。
(1)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2)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秋水》全篇文章都在设喻,那么从贻笑大方、望洋兴叹两则成语中,从整个故事中,你有什么收获?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亮拔①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②非据,亲秉旄铖③以厉④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⑤,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⑥,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⑦厥⑧咎。
【注释】①拔:攻克,攻取。②叨(dāo)窃:自谦之词,即才不能胜任其位。③旄(máo)铖(yuè)古代打仗时君王赐予统兵元帅以示特权的旗和斧。④厉:通“励”⑤临事而惧:临事小心谨慎。⑥《春秋》责帅:《春秋》经书记载,军队战败该督责主帅。⑦督:督责。⑧厥:错误。
.文中“至有街亭违命之阙”中“阙”的意思是:__________
.文中哪句话印证了甲文中“不效则治臣之罪”?
.这篇短文中,诸葛亮身上的哪些可贵品质值得你学习?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一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二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讳、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言。
.表,是古代向帝王___________的一种文体。
.请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诸葛亮的身世、志趣。
.表文的核心思想是向后主阐明什么道理?
.全文陈情恳切,感人至深,正如文天祥诗云:“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中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阅读《出师表》,完成下面的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答后主死而后已。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唐太公论弓矢
上①谓太子少师萧踽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②,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③,弓虽动而发矢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④,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⑤,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①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②近以示弓工:近来把它给造弓的工匠看。③脉理皆邪:木头的纹理都不正。脉理.指木纹。④务:事务。⑤数延见:经常召见。数,屡次。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朕少弓矢
(2)宿中书内省
.文中唐太宗是一位什么样的君主?
.唐太宗和邹忌,一位是善治天下的君主,一位是婉言进谏的臣子,“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是他们身上共同的特点。从中你能获得什么启示?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关?”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关?”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本文选自《________》,内容多是战国时游说之士_________的汇编,后由西汉_______编订诸国史料汇集成书。题目中“讽”的意思是___________。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形貌昳丽() ②我也()
③王之甚矣()面刺()
.由本文流传下来的一个成语是什么?并写出这一成语的反义成语。
.妻、妾、客虽然同是赞美,但感情色彩却有不同,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他们的回答有什么差别。
.面对妻、妾、客的赞美,邹忌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暮寝而思之”后悟出道理,由此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齐威王曾以“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来表露自己的雄心壮志,结合本文分析齐威王还有哪些可取之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曾母投杼
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解释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投杼墙而走()
(2)其母()
.由这一则故事,我们可以想到的成语是:__________。
.由本则故事,你想到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