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实验室可用NH4HCO3和NaCl为原料制备纯碱。请根据下表数据和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30℃时几种盐的溶解度/g

NaCl
NH4HCO3
NaHCO3
NH4Cl
Na2SO4

CaCl2
MgCl2
CaSO4
36.3
27.0
11.1
41.4
40.8
78
51.7
26.2
0.165

制备纯碱的步骤如下:
① 配制50 mL约25%的粗食盐水溶液(密度近似为1 g/cm3)。
② 精制食盐水(粗食盐中含有少量Ca2+、Mg2+、等杂质)用盐酸将滤液的pH值调至7。
③ 加热食盐水,将溶液温度控制在30 ─ 35℃。
④ 在不断搅拌下,分次将研细的NH4HCO3加入食盐水中,加完料后,继续保温、 搅拌半小时。
⑤ 静置,趁热过滤,回收母液。晶体用蒸馏水洗涤两次。
⑥ 将晶体灼烧,得到纯碱。
(1)步骤①中,配制溶液的最后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SO42-是否需要除去?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④中所有操作的共同目的是_____________;
(4)步骤⑤中晶体的洗涤液中主要含有的杂质阳离子是____________,在通常情况下,检验这种阳离子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Zn粒和稀盐酸反应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会减慢,当加热或加入浓盐酸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由此判断,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
(2)为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的速率变化,某同学的实验测定方法是:在100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氢气体积已换算为标准状况):

时间/min
1
2
3
4
5
体积/mL
50
120
232
290
310


①哪一时间段反应速率最大(填“0~1 min”或“1~2 min”或“2~3 min”或“3~4 min”或“4~5min”)。
②2~3 min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设溶液体积不变)为
③试分析1~3min时间段里,反应速率变大的主要原因

1,2-二溴乙烷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密度是2.18g/cm,沸点是131.4℃,熔点是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实验室中可以用下图所示装置来制备1,2-二溴乙烷。其中试管c中装有液溴(表面覆盖少量水)。

(1)写出制备1,2-二溴乙烷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安全瓶a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c中导管是否发生堵塞。如果发生堵塞,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
(3)容器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容器d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
(4)试管c浸入冷水中,以及液溴表面覆盖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
(5)某同学在做实验时,使用一定量的液溴,当溴全部褪色时,通入的乙烯混合气体的量比正常情况下超出许多。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试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碘是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海藻灰化法是我国目前制碘的主要方法。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文献,设计并进行了以下模拟实验。

请回答:
(1)步骤①中灼烧海带用到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试管 b. 坩埚 c. 烧杯
(2)步骤③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④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⑤中,可以选择的有机溶剂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乙酸 b. 四氯化碳 c. 酒精 d. 苯
(5)同学们观察到完成步骤⑤后,所得到的水溶液呈淡黄色。某同学推断其中可能含有碘单质,检验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因过量的Cl2会与I2反应,所以步骤④中加入的氯水应保持适量。为证明此说法,某同学做如下实验:取少量碘水,滴加氯水,观察到碘水逐渐褪色,经检验生成物含有I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葡萄可用于酿酒。
(1)检验葡萄汁含葡萄糖的方法是:向其中加碱调至碱性,再加入新制备的Cu(OH)2,加热,其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葡萄在酿酒过程中,葡萄糖转化为酒精的过程如下,补充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C6H12O6(葡萄糖)2________+2C2H5OH
(3)葡萄酒密封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酯,酯也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来制备。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①试管a中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管b中盛放的试剂是饱和_________________溶液。
⑧实验开始时,试管b中的导管不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分离出试管b中生成的乙酸乙酯,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填序号)。
a. 漏斗 b. 分液漏斗 c. 长颈漏斗

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NO,某校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B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干燥管,内装块状碳酸钙固体;E为一个空的蒸馏烧瓶;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

(1) 实验时,先将B装置下移,使碳酸钙与稀硝酸接触产生气体,当C处产生白色沉淀时,立刻将B装置上提,使之与稀硝酸分离。该组学生设计此步操作的目的为
(2)将A中铜丝放入稀硝酸中,给装置A微微加热,在装置A中产生无色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E中开始时出现浅红棕色气体,用F向E中鼓入空气后,可观察到烧瓶E内气体颜色加深,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4)一段时间后,C中白色沉淀溶解,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