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
(1)图中曲线_______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当曲线Ⅲ趋近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已不宜采取_______保护的措施。图中阴影部分可能引起该种群的_________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
(2)若图中物种处于最高营养级,当其数量下降,且其他条件不变时,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会________。处于该营养级物种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
(3)若图中物种为食草动物,当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功能。
(4)人类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过度利用也会导致出现图中的三种情况。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表现为“J”型增长,因此需控制“J”型增长方程式中______参数,以实现人口和野生动物资源的协调发展。
科学家在研究DNA分子复制方式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研究(已知培养用的细菌大约每20min分裂一次,产生子代,实验结果见相关图示):
(1)实验一、实验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结果C、D看,DNA复制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理论上结果E中含14N的DNA分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
(3)复制过程除需要模板DNA、脱氧核苷酸外,还需要____________等条件。
(4)若对结果C中的DNA分子先用解旋酶处理,然后再离心,结果为F,请在图中表示出。
(5)若某次实验的结果中,结果C比以往实验结果所呈现的带略宽,可能的原因是新合成DNA单链中的N尚有少部分为____________。
(6分)某同学进行实验,甲图为实验开始状态,乙图为实验结束状态。请在乙图所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实验,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
增添的实验材料: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试管、滴管、水浴锅等。
⑴设计出继续实验的简要步骤:
① 向a管和b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水浴加热U形管至适宜温度,观察a和b两管内液面的高度变化;
② 吸取a和b两管内适量液体,分别加入A和B两支试管中,并加入斐林试剂,60~65℃水浴加热,观察A和B两支试管内有无。
⑵ 预测实验现象并作出结论。
① 如果a和b两管内液面的高度差 ,且A和B两支试管中
,则蔗糖的水解产物能通过半透膜;
② 如果a和b两管内液面的高度差 ,且A和B两支试管中
,则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
以下是两个实验,根据表格内容分析作答:
表1:探究温度对酶的活性(催化效率)的影响
操作步骤 |
操作方法 |
试管A |
试管B |
试管C |
1 |
加淀粉溶液 |
2mL[来 |
2 mL |
2 mL |
2 |
控制温度 |
60℃ |
100℃ |
0℃ |
3 |
加淀粉酶溶液 |
1 mL |
1 mL |
1 mL |
4 |
加碘液 |
2滴 |
2滴 |
2滴 |
⑴ 表1中的实验研究中的自变量是,因变量是。
⑵ 加碘液后如果溶液颜色越深,则说明酶的活性越 ________。
表2:探究酶催化作用的专一性
操作顺序 |
操作方法 |
试管A |
试管B |
1 |
加淀粉溶液 |
2 mL |
|
2 |
加蔗糖溶液 |
2 mL |
|
3 |
加斐林试剂甲 |
2 mL |
2 mL |
4 |
加斐林试剂乙 |
数滴 |
数滴 |
5 |
加淀粉酶溶液 |
1 mL |
1 mL |
⑶ 表2实验中存在三点错误,请用简要文字加以修正:
①______________ ___②____ _____
③_____
人的红细胞是两面凹的平扁盘状,红细胞中含血红蛋白,能携带氧气。血红蛋白由四条多肽链组成,其中2条α链各有141个氨基酸,另2条β链各有146个氨基酸。哺乳类包括人在内,成熟的红细胞都没有细胞核。但红细胞发育早期是有核的,以后细胞中血红蛋白分子迅速增加,达到红细胞干重的90%,细胞核以及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和核糖体等从细胞中排除出去,红细胞变成一个富含血红蛋白的无核细胞而进入血液循环中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人类红细胞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细胞内的哪类化合物?。葡萄糖由血浆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
⑵ 一个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个肽键。
⑶ 若把人的红细胞置于清水中,会发生的现象与结果是;若把人的红细胞置于浓盐水中,会发生的现象与结果又是。
⑷ 利用红细胞制备细胞膜进行成分分析,需要用(填方法)才能获得较为纯净的细胞膜。
请根据下列反应式回答:
⑴ 上述反应从左向右进行时,能量来自于ATP分子中的。
⑵ ATP分子中,A代表 ,由两种小分子组成。
⑶ 在各种生物的细胞中,ADP转化为ATP时所需的能量,可来自,也可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