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桓南郡公玄好猎,每田狩,车骑甚盛,或行陈不整,麇兔腾逸,参佐无不被系束。桓道恭,玄之族也,时为贼曹参军,常自带绛绵绳,箸①腰中。玄问此何,答曰:“公猎,好缚人士,会当被缚,手不能堪芒②也。”玄无语,,自此小差③。
【注】①箸:穿着,附着;②芒:(麻绳上的)芒刺;③小差(chài):略好一些。
解释上文中的加线词
(1)(         )     (2)去(         )
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行走路线不整齐,獐兔跳跃逃走,部下没有不被捆绑的。
B.如果行走路线不整齐,獐兔奔腾跳跃,部下没有不被捆绑的。
C.如果军队行列不整齐,獐兔跳跃逃走,部下没有不被捆绑的。
D.如果军队行列不整齐,獐兔奔腾跳跃,部下没有不被捆绑的。

桓道恭“常自带绛绵绳”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
从文中看,桓道恭是一个                            的人。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马说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乙】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真不知马也其:
(2)正己不能知患: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伯乐不常有野芳发幽香
B.祗辱于奴隶人手安可诬一世
C.骈死槽枥之间皆以美徐公
D.策之不以喜洋洋者矣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2分)
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
甲、乙两文在选拔和使用人才方面给我们哪些启示?(3分)

卫灵公近雍疸、弥子瑕。二人者,专君之势以左右。复涂侦谓君曰:“昔日臣梦见君。”君曰:“子何梦?”曰:“梦见灶君。”君忿然作色,曰:“吾闻梦见人君者梦见日。今子曰梦见灶君而言君也。有说则可,无说则死!
对曰:“日,并天下者也,一物不能蔽也。若灶则不然,前之人炀则后之人无从见也。今臣疑人有炀于君者也,是以梦见灶君。”
君曰:“善。”于是,因废雍疸、弥子瑕,而立司空狗。
(选自《战国策》)
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蔽:(2)烛:
对划线的句子“有说则可,无说则死!”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你要是能自圆其说,那就算了;你要不能自圆其说,就得自杀!
B.你要是能自圆其说,那就算了;你要不能自圆其说,就得被杀死!
C.你要是能自圆其说,那就可以;你要不能自圆其说,就得自杀!
D.你要是能自圆其说,那还可以;你要不能自圆其说,就得被杀死!

复涂侦用什么方法劝谏卫灵公?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富阳至桐庐/非亭午夜分 B.望峰心/未尝不叹痛恨於桓、灵也
C.窥谷忘/始一 D.猛浪若走先告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本文第一段写到“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里山水的“奇” 和“异”表现在哪里?(请根据文中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4分)

目不见睫
楚庄王欲伐越,杜子①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患智②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③为盗④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注释】①杜子:楚臣姓杜者,一本作庄子。 ②智:见识。 ③庄蹻( qiāo):战国时楚国农民起义领袖。 ④盗:古时对农民起义的蔑称,可译成“造反”。
请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智之如目也()自见之谓
对画线句“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所以增长见识的难度,不在于看见别人,而在于看见自己。
B.所以了解某事的困难,不在于别人怎样做,而在于自我表现。
C.所以了解某事的困难,不在于看见别人怎样,而在于看见自己如何。
D.所以要增长知识很难,不仅要看见别人,还要看见自己。

请结合文意,简要说说楚庄王是个怎样的人。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此) B.加冠(既然)
C.礼愈(周到) D.其欣悦(等待)

翻译下列句子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文章从哪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