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和滴定法测定烧碱的纯度,若烧碱中不含有与酸反应的杂质,试根据实验回答:
⑴准确称取烧碱样品4.100g,将样品配成250mL的待测液,需要的仪器有小烧杯、量筒、玻璃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仪器)
⑵取10.00mL待测液,用__________量取注入锥形瓶中。(填仪器)
⑶用0.2010mol/L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待测烧碱溶液,滴定时左手__________,右手__________,两眼注视__________,直到滴定终点。
(4)根据下列测定数据,分析得到合理数据,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__________。
滴定次数 |
待测液体积/mL |
标准盐酸体积/mL |
|
滴定前读数(mL) |
滴定后读数(mL) |
||
第一次 |
10.00 |
0.50 |
20.52 |
第二次 |
10.00 |
4.00 |
23.08 |
第三次 |
10.00 |
4.20 |
26.70 |
⑸根据上述测定数据,分析得到合理数据,计算烧碱的纯度__________。
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如下:
(1)Al+NaNO3+H2O →Al(OH)3+N2↑+NaAlO2
①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② 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③ 反应过程中转移5mole-,生成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L。
(2)对于反应:K2Cr2O7 + HCl → KCl + CrCl3 + Cl2↑ + H2O,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平方程式,并用单线桥表示此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及方向。
____K2Cr2O7 + ____HCl===" ____KCl" +____ CrCl3 + ____Cl2↑ + ____H2O
② 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HCl为1.2 mol,则被还原的K2Cr2O7 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
现有三种物质A、B、C,其中有一种是酸,一种是碱,一种是盐,溶于水后电离,可以产生下表中的离子:
阳离子 |
Na+ H+ Ba2+ |
阴离子 |
OH- CO![]() ![]() |
为鉴别它们,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如下:
① A溶液与B溶液反应生成无色气体X,气体X可以和C溶液反应生成沉淀E,沉淀E可与B溶液反应;
② B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沉淀D不溶于稀硝酸。
请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填空:
(1) 物质A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溶液与C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与C反应至溶液呈中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鉴别B溶液中阴离子的实验方法是。
(4) D与E的混合物a g,加入足量盐酸,反应完全生成标准状况时的气体b L,则D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
(16分)如图所示三套实验装置,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1为铁的吸氧腐蚀实验。一段时间后,向插入铁钉的玻璃筒内滴入NaOH溶液,即可观察到铁钉附近的溶液有沉淀,表明铁被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 向插入石墨棒的玻璃筒内滴入酚酞溶液,可观察到石墨棒附近的溶液变红,该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2中的石墨是________极(填“正”或“负”),该装置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 装置3中甲烧杯盛放100 mL 0.2 mol·L-1的NaCl溶液,乙烧杯盛放100 mL0.5 mol·L-1的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向甲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观察到石墨电极附近首先变红。
①电源的M端为________极;甲烧杯中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乙烧杯中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停止电解,取出Cu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0.64 g,甲烧杯中产生的气体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mL。
(8分)
痛风是关节炎反复发作及产生肾结石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关节炎的原因归结于在关节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钠(NaUr)晶体,有关平衡如下:
① HUr(尿酸,aq) Ur―(尿酸根,aq)+H+(aq)(37℃时,Ka =4.0×10-6)
② NaUr(s) Ur―(aq)+Na+(aq)
(1)37℃时,1.0L水中可溶解8.0×10-3mol尿酸钠,此温度下尿酸钠的Ksp为
(2)关节炎发作大都在脚趾和手指的关节处,这说明温度降低时,反应②的Ksp(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生成尿酸钠晶体的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37℃时,某病人尿液中尿酸分子和尿酸根离子的总浓度为2.0×10-3mol/L,其中尿酸分子的浓度为5.0×10-4mol/L,该病人尿液的c(H+)为mol/L。
(10分)
(1)常温下,0.1 mol/L的甲酸和0.1 mol/L的盐酸各100 mL,分别与足量的同浓度氢氧化钾溶液反应所需氢氧化钾溶液的体积前者__________后者(选填“>”、“<”或“=”)。
(2)常温下,0.1 mol/L的甲酸和pH=1的甲酸各100 mL,分别与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前者比后者__________(选填“多”、“少”或“=”)。
(3)在25 ℃条件下,将pH=10的偏铝酸钠溶液稀释100倍,稀释后溶液的pH为(填选项字母,下同)__ ___。
A.10B.8 C.10~12之间 D.8~10之间
(4) 25 ℃时,向0.1 mol/L的甲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甲酸钠晶体,当晶体溶解后测得溶液pH将____。
A.增大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5) 室温下,向0.1 mol/L的H2SO4中加入足量的锌粒,若想减慢H2产生的速率,但又不影响H2的体积,可以向硫酸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试剂。
A.硫化钠晶体 B.甲酸钠晶体 C.少量银粉 D.硫酸钠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