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13所示。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利用了定滑轮能够___    _____的特点,并通过调整________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3)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图中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哪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平衡状态的判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测出小灯泡灯丝的电阻,实验小组的同学们选用了电流表、电压表、电池组、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等器材,请你帮他完成:
(1)闭合开关前一个同学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动了一下,你知道他在做什么吗?       ,这样做的原因是         
(2)小明同学已将前两次实验的数据记入了表中,第3次实验的电表指示如图(甲)所示,请将读数填入表中,并完成表中的有关计算。

(3)从记录表中看出,三次实验计算所得的电阻值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      

次数
电压(V)
电流(V)
电阻(Ω)
1
2.0
0.20
10.0
2
2.5
0.24
10.4
3



被测电阻Rx

(4)若实验中,其实验方案与操作过程均正确,两表的示数如图10(乙)所示,你认为这个实验的不妥之处是:      
你这样做的理由是            

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王做了如图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并用相同的两支温度计分别同时测量水和煤油的温度变化,实验数据如下:

(1)在此实验中,为比较水和煤油吸热能力的大小,我们可以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的不同;也可以
(2)分析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
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热的热量多,表明的吸热能力大。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300
20
30
12
煤油
300
20
30
6

(3)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中把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成加热时间的长短,在探究活动中常用到这种方法。请你运用同样方法设计一个方案来比较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小明和小红想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所处深度是否有关”:

(1).如图,小明让金属块从图①到②位置,观察到测力计示数,说明金属块受到的浮力(都选填“变小”、“变大”),他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有关。
(2).小红让金属块从图③到④位置,发现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金属块所受浮力都为N,她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无关。
(3).从这两个同学的不同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雨在吃烤肉串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现象:通过烤炉上方看对面的人,感觉对面的人好像在晃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小雨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火炉上方的空气被加热后,其疏密程度在不断发生变化,光进入这种不均匀的热空气会发生折射,传播方向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看起来感觉对面的人在晃动。为了验证这种分析是否正确,回到家后,小雨利用一支激光笔、一个装有酒精的浅盘及火柴,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如图所示,将激光笔固定在小桌上沿水平平方向照射,用喷壶向激光笔的前方喷水,看到激光笔发出的一束红光射向墙面,墙面上有一个红色光点保持不动,这说明光在均匀的空气中是传播的。
(2)如果要让这束红光穿过不均匀的空气,接下来小雨的做法应该是:
(3)如果小雨的分析是正确的,他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