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口与橡皮塞上常有白色粉末出现,为探究这一白色粉末的成分,他做了以下实验:
(1)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再滴加稀HCl,有气泡产生,由此可推出白色粉末中含有 。
(2)该同学为进一步探究白色粉末是否含有NaOH,主要操作流程如下:
①沉淀B的化学式为 。
②在操作1中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在操作2中,除要用到铁架台(带铁圈)、烧杯、滤纸、玻璃棒外,还需补充的玻璃仪器是 。
③你认为该同学的这个方案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
理由是
(5分) “廉江陶瓷”逐渐成为一张靓丽的名片,深受顾客欢迎。陶瓷工业的原料石英沙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硅是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不可缺少的材料。生产高纯硅的工业流程示意图如下:
(1)粗硅是含少量杂质的硅,石英沙与焦炭反应会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有毒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整个制备过程必须达到无水无氧,若在H2还原SiHCl3过程中混入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3)为了达到绿色化学和节约资源的目的,物质A需要循环使用,A的化学式是。
(8分)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②。
(2)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方程式为;气体收集装置选(填序号),检验收集的CO2气体是否已满的方法是
。F装置相对于B装置具有的优点是。
(3)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通过以
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填写选项序号)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小明同学在家里的药箱中发现一瓶用来清洗伤口用的消毒液——“双氧水”,他联想到在化学课上曾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过氧气,他高兴的将家中的“双氧水”拿到学校的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们一起做了如下实验。
【第一组实验】小明欲证明该双氧水是否失效。
(1)实验过程
①在试管中加入5 mL “双氧水”,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未复燃;
②用酒精灯给上述试管加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仍未复燃;
③如右图装置进行操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水槽中冰水所起的作用是;
(2)实验结论:。
【第二组实验】小明欲证明二氧化锰在双氧水的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该物质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实验步骤
①:在大试管中加入5 mL“双氧水”,无明显现象;
②:;
③:将②中的二氧化锰装入上述大试管中,立即有大量气泡产生;
④:待反应结束后,将大试管里的固体物质进行过滤、洗涤、烘干、称量;
⑤:对比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
(3)做完此实验后,小方认为要证明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的问题应该是:。
【实验反思】依据所做的实验,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之一。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写出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据此选择上图中(填字母)组装一套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的装置;
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学习了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CuO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Ⅰ 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 CuO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 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用天平称量0.2gCuO,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实验:
(1)填表:
步骤③现象 |
步骤⑥结果 |
步骤⑦现象 |
结论 |
____________; 带火星木条复燃 |
_____________ |
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_________________ |
猜想Ⅰ、Ⅱ不成立 猜想Ⅲ成立 |
(2)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④需用到仪器有:铁架台(铁圈)、漏斗、烧杯、___________
(4) 步骤④得到的固体是CuO,说明CuO_______(“难”或“易”)溶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