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有关苯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有机化工原料,可以制电木 ②易溶于水也易溶于乙醇 ③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④酸性比甲酸、乙酸、碳酸均弱 ⑤可以和硝酸发生酯化反应 ⑥常温下易被空气氧化 ⑦既可以和H2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A.①③⑥⑦ | B.①②③④⑦ |
C.①④⑥⑦ | D.②③⑤⑥⑦ |
炼铁的还原剂CO是由焦炭和CO2反应而得。现将焦炭和CO2放入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高温下进行下列反应:C(s)+CO2(g) 2CO(g) ΔH=Q kJ·mol-1。右图为CO2、CO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 min,v(CO)=1 mol·L-1·min-1;1~3 min时,v(CO)=v(CO2) |
B.当容器内的压强不变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且![]() |
C.3 min时温度由T1升高到T2,则Q>0,再达平衡时![]() |
D.5 min时再充入一定量的CO,a、b曲线分别表示n(CO)、n(CO2)的变化, |
在三个2 L恒容的容器中,分别发生反应A(g)+3B(g) 2C(g),5 min后各容器反应达平衡状态,其中甲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为0.4 mol。
反应前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
A |
B |
C |
甲 |
1 |
3 |
0 |
乙 |
0 |
0 |
2 |
丙 |
1.5 |
4.5 |
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中5 min内C的反应速率为0.16 mol·L-1·min-1
B.达到平衡时,丙中A的浓度是甲中的2倍
C.丙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大于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
D.达到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C的物质的量百分含量相等
一定条件下,向2 L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N2、H2和NH3三种气体,发生反应:2NH3(g) N2(g)+3H2(g)(ΔH>0),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图2为t2时刻后改变容器内的某一条件,反应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则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
B.若t1=20 s,则从t0~t1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H3)=0.01 mol·L-1·s-1 |
C.图2中,t2时改变的条件是降低温度,t3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 |
D.若t2时,再向容器中加入1.4 mol NH3、0.8 mol H2,则平衡将正向移动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Na2S2O3+2HCl![]() |
B.若在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 |
C.在合成氨反应中,其他条件相同时,在有催化剂时(a)和无催化剂时(b)的速率—时间图像可用图一表示 |
D.若在恒压容器中发生反应:2SO3![]() |
一定条件下,分别对反应C(s)+CO2(g)2CO(g)(正向吸热)进行如下操作(只改变该条件):①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②增加反应物C的用量;③缩小反应体系的体积;④减少体系中CO的量。上述措施中一定能使反应速率显著变大的是 (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