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肝脏在人体健康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肝脏能分泌胆汁,并储存在胆囊中,当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后,会引起胆囊分泌胆汁。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肝脏还具有解毒作用,有助于维持_____________,从而保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2)研究人员发现肝细胞能将甲醛转化成甲酸从而解除甲醛毒害,为验证肝脏的这种功能而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分组设计如下(“﹡”表示还没完成的实验步骤)。

组别
培养环境
肝脏小块
(数目相同)
A组
含1.0mmol/L甲醛的肝脏培养液

B组
含1.0mmol/L甲醛的肝脏培养液

C组
不含甲醛的肝脏培养液

①表中除A组外,还需放置肝脏小块的是          组。
②图中曲线        是C组实验的结果,说明肝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会              
③图中曲线乙是      组实验的结果,这说明                               

(3)研究发现一定浓度的甲醛可诱发染色体断裂,为进一步验证肝脏的解毒功能,研究人员同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新培养的具有分裂能力的正常淋巴细胞悬液3等份,备用。
②按上表的实验设计培养肝脏15分钟后,取三组装置中的               ,分别加入备用的淋巴细胞悬液中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再分别取淋巴细胞染色、制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并对比分析。
③预测实验结果:添加了         组中的肝脏培养液的淋巴细胞出现异常,而其他两组的淋巴细胞正常。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90年,曾有科学家给矮牵牛花插入一种催生红色素的基因,希望能够让花朵更鲜艳。但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矮牵牛花完全褪色,花瓣变成了白色!科学界对此感到极度困惑。类似的谜团,直到获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发现RNA干扰机制才得到科学的解释。
(1)矮牵牛花RNA的载体有______、________等细胞器。
(2)RNAi使基因处于关闭状态,使遗传信息传递中的_______过程受阻,最终遗传信息不能表达出来。
(3)法尔和梅洛的研究让人们认识到,RNA作用不可小视,它可以使特定基因开启、关闭、更活跃或更不活跃,从而影响生物的体型和发育等。科学家取出蛙肠上皮细胞的细胞核移入蛙的去核的卵细胞内,重组细胞发育为蛙。该实验中卵细胞的细胞质所起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解一些遗传病的发病率和遗传方式等,某校生物研究性小组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后的数据统计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的发病率较高,且对患甲病家族的调查中还发现连续几代均患病,而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下表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每万人中的基本情况(其中男女比例相同)。


有甲病、无乙病
人数
无甲病、有乙病
人数
有甲病、有乙病
人数
无甲病、无乙病
人数
男性
279
250
6
4465
女性
281
16
2
4701

请根据所给的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回答:
(1)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简要说明理由:
(2)若要进一步判断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还要采取什么措施?
(3)下图是该小组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的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家族谱系,其中甲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乙病 ()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Ⅲ-1和Ⅲ-2结婚,请你给他们进行遗传咨询:
①请写出Ⅲ-2的基因型
②如果Ⅳ-?是男孩,Ⅳ-?患有甲病和乙病两种病症的几率为
③若Ⅳ-?是女孩,请简述Ⅳ-?患有乙病的理由。

某湿地生态系统水体被轻度污染,一段时间内后水质状况恢复原来状态,其氮循环如图所示:

⑴此湿地生态系统水质状况恢复原来状态,说明该水体具有稳定性。
(2)图中三类微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________________;微生物B的新陈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_ 。
(3)通过生物固氮,氮元素进入生物群落,氮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各种酶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重要组成成分。
(4)该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强弱,主要由(填序号)的复杂程度决定。
(5)春天,水体逐渐变绿,有人提出大量引种水花生来抑制“变绿”现象。你认为这样做会引起哪些不良后果? .

某小组确定研究课题:探究植物细胞外液浓度与质壁分离的关系。该小组选用水生植物黑藻作为实验材料,并作实验假设:如果将其叶片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其细胞失水量随着外界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加。该小组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配制10%、20%、30%蔗糖溶液,分别盛于培养皿中。从黑藻茎上取下叶片,用吸水纸吸干叶片表面的水分,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10分钟。取出叶片制成装片,显微镜下观察,选取5个细胞测量其A、B值(如图A为细胞的长度,B为原生质体长度)。在此基础上,请你参与设计、分析与讨论。

(1)请你设计一表格,用于记录数据,计算并记录B/A(%)值。
(2)该小组同学根据记录数据作曲线如图。请你就该结果作分析并得出结论

(3)讨论
如果要说明上述质壁分离现象是由于相应浓度的外界溶液引起,而非细胞本身的原因,你怎么处理实验?
(4)该小组同学想进一步了解“生长在盐碱地上的植物与水生植物的细胞液浓度是否有差别?”,请你设计实验并简要分析。

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过氧化氢,它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但体内有过氧化氢酶的存在可以将其分解为水和氧气,其催化活性可用如下方法测定:用打孔器将滤绕制成小圆片,浸泡在含酶的过氧化氢缓冲液中,实验开始时,小圆片沉降在溶液的底部,但后来会浮出液面,记录小圆片上浮的时间,用时间的倒数来表示过氧化氢的催化活性。为研究反应物浓度对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在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中重复进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小圆滤纸片进行到一定时间后开始上浮的原因是
(2)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用缓冲液的目的是
(3)根据图中的曲线描述反应物浓度与过氧化氢酶催化速率间的关系

(4)当底物浓度超过140mol·L-1时,反应速率不再加快的原因是
(5)某同学想进一步探究不同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以实验,::
①取6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1、A2、B1、B2、C1、C2,在A1、B1、C1中加入等量的过氧化氢、缓冲液和小圆滤纸片,在A2、B2、C2中加入适量等量的过氧化氢酶溶液。请完成以下步骤: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