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是宋代著名词人他在杭州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奢……”词人在杭州有可能见到的是
①富商凭借丝绸生意一次赚了上万两白银,商人家生活殷实
②市场上大宗交易都使用交子
③富商的家里摆放着一件精美的青花瓷
④杭州城里市场上摆满了绫罗绢纱,特别是织锦图案精美,美轮美奂
⑤在街头见到阿拉伯商人市场上讨价还价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⑤ | C.②③④⑤ | D.①③④⑤ |
下表反映了英国部分年份经济主要部门的收入变化(单位:万英镑),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部门 年份 |
农林渔牧业 |
工矿建筑业 |
商业运输业 |
地产房租业 |
1801 |
7550 |
5430 |
4050 |
1220 |
1831 |
7950 |
11710 |
5900 |
2200 |
A.工业革命完成,阶级矛盾趋于缓和
B.地主阶级消亡,王权开始受到削弱
C.资产阶级壮大,责任内阁制度出现
D.社会结构变动,议会改革势在必行
在改革的某个阶段,人们在理论上认识到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可以分开的,在保持国家所有权的前提下,可以将企业的经营权下放给企业,正是沿着这样的改革思路,我们开始探索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据此可知,这个阶段()
A.农村承包制在改革中全面推行 |
B.中国经济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
C.一批国有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
D.中国经济实现了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 |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认为德性的根据在于知识,有知识就有德性。王阳明提出“致良知”,认为德性的根据在于“良知”,良知是是非善恶的标准。以下评述准确的是()
A.都强调知识在美德形成中的主导性 |
B.都坚持德性在政治活动中的关键性 |
C.都遵循逻辑在理论体系中的建构性 |
D.都重视道德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 |
在罗马法规定的财产转移方式中,要求当事人(主要是罗马市民)必须亲自到场,并由已达婚龄的市民五人出场作证,另由一已达婚龄的市民为司秤人。买卖时,由司秤人持秤,买受人一手持标的物或其象征物,一手持铜块说:“依照罗马法律,此物应归我所有,我是以此铜块和秤买来的”。说毕,以铜块击秤,随即交给出卖人,买卖就告成立,买受人立即取得所有权。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征是( )
A.保护私有财产 | B.最早的成文法 |
C.注重形式规则 | D.保护贵族利益 |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列举了中国古代科技向西方传播的水力冶炼鼓风机等26项发明。而在列举公元3--18世纪西方传入中国的技术发明时,李约瑟只找到了4项。以上现象说明()
A.闭关锁国妨碍西学东渐 |
B.作者的立场使作品缺乏公正性 |
C.西方科技一直落后于中国 |
D.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影响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