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伯索地
智伯①索地于魏桓子,魏桓子弗予。任章曰:“何故不予?”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予。”任章曰:“无故索地,邻国必恐;重欲无厌,天下必惧。君予之地,智伯必而轻敌,邻国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则智氏之命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②之;将欲取之,必姑予之。’君不如予之,以骄智伯。且君何释以天下图智氏,而独以吾国为智氏质③乎?”君曰:“善。”乃与之万户之邑④一。智伯大说,因索地于赵,赵弗与,因围晋阳。韩、魏反于外,赵氏应之于内,智氏遂亡。
注释:①智伯:名瑶,又称智囊子,春秋末年晋国四卿之一。②辅:帮助。③质:攻击目标。④邑:城市。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则智氏之命不长矣!
②智伯大说,因索地于赵,赵弗与,因围晋阳。智伯索地的故事给我们今天的人们什么启示?
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
(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3题。
后孟尝君①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②于薛乎?”冯谖③署曰:“能。”……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之‘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悦,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有毁孟尝君于闵王,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选自《战国策·齐策》,有删节。)
【注释】①孟尝君:孟尝君,齐国贵族,姓田名文,齐闵王时为相。其父田婴在齐宣王时为相,并受封于薛,故本篇中有“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之说。田婴死后,田文袭封地,封号为孟尝君。孟尝君好养士,据说有门客三千,成为以养士而著称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其中还有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君。②责:同“债”,债的本字。下同。③冯谖:冯谖(xuān),齐国游说之士,孟尝君的门客。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何市而反反:返回 |
B.驱而之薛之:到……去 |
C.因烧其券因:因为 |
D.齐王谓孟尝君曰谓:对……说 |
下面语句中加点的“于”与“孟尝君就国于薛”中的“于”相同的一项是
A.舜发于畎亩之中 | B.苟全性命于乱世 |
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D.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
下面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谖自告奋勇为孟尝君去薛地收债。 |
B.冯谖假托孟尝君之命免掉了薛地老百姓的债。 |
C.孟尝君听完冯谖的汇报后不高兴地辞退了冯谖。 |
D.孟尝君被齐王遣回薛地才明白了冯谖的一片苦心。 |
昔一人苦贫特甚,而生平虔奉吕祖(指吕洞宾)。感其至心,忽降其家,见其赤贫,不胜悯之。念当有以济之,因伸一指,指其庭中磐石,粲然化为黄金,曰:汝欲之乎?其人再拜曰:不欲也。吕祖大喜,谓:子诚如此,便可授子大道。其人曰:不然,我心欲汝此指头耳。解释加点词语:
因伸一指 ()汝欲之乎 ()假设你是吕洞宾,你会帮他实现愿望吗?为什么?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给加点词解释:
京中有善口技者()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妇抚儿乳()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不能体现表演者技艺高超的一项是()
A.表演者使用的道具很少。 | B.观众的孩子被吓得大哭。 |
C.表演者模仿各种声音惟妙惟肖。 | D.观众听得入迷,默默赞叹. |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题目。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曹操比于袁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B.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杂然而前陈者 |
C.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
D.犹鱼之有水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译文:
⑵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译文: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分析曹操,指出他具有政治和军事的优势,得出“不可与争锋”的结论。 |
B.文段指出孙权具有政权、地理和民心的优势,得出“可以为援而不可图”的结论。 |
C.诸葛亮提出刘备应遵循“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的方针。 |
D.诸葛亮反复强调“人谋”的重要性:高祖的成功像曹操、孙权一样都因用人得当。 |
阅读下面古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请解释“坐断”的意思。
(2)“生子当如孙仲谋”,请分析词人用这个典故的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