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11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解释加线的字。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交辉: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
(3) 念无与为乐者 念:
(4)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甲】文中表现作者自得与自豪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乙】文中作者月下抒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绝巘/多生怪柏。 B念/无与为乐者。C巴东三峡/巫峡长。 D水陆草木/之花。【甲】和【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自然景物,但抒发的情感有所不同,试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昔有人设罝①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注:①罝:网,用以捕鸟兽.解释划线的字。
(1)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2)问其故()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本主“不敢持归“的原因是什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马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解释划线的词语。
故虽有名马:()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文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
“千里马”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伯乐”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马者”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孙权劝学》,回答问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用“/”给下面的句子标出停顿(限划两处)。
孤 岂 欲 卿 治 经 为 博 士 邪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划线字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见往事耳()
③及鲁肃过浔阳()④即更刮目相待()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有两个成语典故涉及到本文,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如果将这篇短文内容概括为“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这三个内容,那么哪一个内容写得特别简略,谈谈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
略写的内容:
原因: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小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请用“/”标示下面句子的语意停顿。(标两处)
余 则 缊 袍 敝 衣 处 其 间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⑴援疑质理()⑵俟其欣悦()
⑶同舍生皆被绮绣( )⑷腰白玉之环( )翻译下面句子
⑴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⑵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选文第一段着重叙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给自己创造条件的?
作者虽愚,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6分)
游小盘谷记
梅曾亮
江宁府城,其西北包卢龙山而止。余尝求小盘谷,至其地,土人或曰无有。唯大竹蔽天,多歧路,曲折广狭如一,探之不可穷。闻犬声,乃急赴之,卒不见人。
熟五斗米顷,行抵寺,曰归云堂。土田宽舒,居民以桂为业。寺傍有草径甚微,南出之,乃坠大谷。四山皆大桂树,随山陂陀。其状若仰大盂,空响内贮,謦咳不得他逸;寂寥无声,而耳听常满。渊水积焉,尽山麓而止。
由寺北行,至卢龙山,其中坑谷洼隆,若井灶龈腭之状。或曰:“遗老避兵者,三十六茅庵,七十二团瓢,皆当其地。”
日且暮,乃登山循城而归。瞑色下积,月光布其上。俯视万影摩荡,若鱼龙起伏波浪中。诸人皆曰:“此万竹蔽天处也。所谓小盘谷,殆近之矣。”
同游者,侯振廷舅氏,管君异之、马君湘帆,欧生岳庵,弟念勤,凡六人。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4分)
① 卒 不 见 人② 其 状 若 仰 大 盂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①余尝求小盘谷()②探之不可穷()
③由寺北行,至卢龙山 ()④若鱼龙起伏波浪中()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
此万竹蔽天处也。所谓小盘谷,殆近之矣。简要概述作者游小盘山的行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