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现有A、B、C、D、E五种元素,A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B、C元素处于同一周期,C的原子半径较小,B、C的质子数之和为27,质子数之差为5;0. 96 g D的单质跟足量盐酸反应,生成D3和1.2 L(标准状况)氢气;E和C能形成E2C型离子化合物,且E、C两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
(1) 写出元素符号:
A      ,C       ,E        
(2) B、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用电子式表示C与E形成E2C的过程: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0分)新制氯水中含有Cl2、H2O、HClO、H+、Cl-等粒子,根据下列性质选择恰当的粒子进行填空。
(1)使新制氯水呈现浅黄绿色的物质是
(2)能起杀菌消毒作用,光照易分解的弱酸是
(3)能与硝酸银溶液作用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是
(4)取少量新制氯水于试管中,加入FeCl2溶液,发现很快变黄,起作用的成分是Cl2,说明氯气具有性。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8分)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盛有水的烧杯里,钠“浮”在水面,说明。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说明    
向烧杯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色,原因是

两性氢氧化物是(写化学式)
写出该物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根据硝酸和硫酸所具有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字母按要求填空。

A.吸水性 B.脱水性 C.强氧化性 D.强氧化性和酸性

(1)浓硫酸常用作干燥剂,说明浓硫酸具有
(2)用玻璃棒蘸浓硫酸滴在纸上,发现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
(3)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与铜反应,反应中浓硫酸和浓硝酸显示出

1918年,Lewis提出反应速率的碰撞理论:反应物分子间的相互碰撞是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每次碰撞都能引起反应,只有少数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能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称之为有效碰撞。

(1)图I是HI分解反应中HI分子之间的几种碰撞示意图,其中属于有效碰撞的是(选填“A”、“B”或“C”);
(2)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el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图Ⅱ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图中为1molNO2与1molCO的反应)
(3)过渡态理论认为,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的原因是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对大多数反应而言主要是通过改变过渡态而导致有效碰撞所需要的能量发生变化。
①在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填“是”或“否”),原因是
②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的变化是:E1,E2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请在图Ⅱ中作出NO2和CO反应时使用催化剂而使反应速率加快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