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究金属腐蚀的条件和速率,某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学生用金属丝将三根大小相同的铁钉分别固定在如图所示的三个装置中,再放置于玻璃钟罩里保存相同的一段时间,下列对实验结束时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束时,装置Ⅰ左侧的液面一定会下降 |
B.实验结束时,左侧液面装置Ⅰ比装置Ⅱ的低 |
C.实验结束时,装置Ⅱ中的铁钉腐蚀最严重 |
D.实验结束时,装置Ⅲ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表达正确的是()
A.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时发生反应: HCO3- + Ba2+ + OH- = BaCO3↓+ H2O |
B.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 4NH3·H2O = AlO2- + 4NH4+ + 2H2O |
C.用铜作电极电解硫酸溶液:2H2O ![]() |
D.硫酸亚铁溶液和稀硫酸、过氧化氢混合:Fe2+ + 2H2O2 + 4H+ = Fe3+ + 4H2O |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其对应目的是()
编号 |
实验操作 |
目的 |
A |
取4gNaOH加入96m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
配制4%的NaOH溶液 |
B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中,用蒸馏水润洗容量瓶 |
避免造成误差,且不会使所配制溶液浓度偏低 |
C |
向CH3COONa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加热 |
证明升高温度能促进CH3COONa水解 |
D |
向盛有铜片的试管中加入浓硫酸,加热 |
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
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 1mol·L-1的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小于2 NA |
B.常温常压下,11.2 g乙烯中含有共用电子对数目为2.4 NA |
C.在O2参加的反应中,1molO2作氧化剂时得到的电子数一定是4 NA |
D.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中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A |
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A.苯的硝化反应;乙烯使溴水褪色 |
B.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共热;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制乙烯 |
C.乙醇和乙酸制乙酸乙酯;乙烷和氯气制氯乙烷 |
D.乙醇和氧气制乙醛;苯和氢气制环己烷 |
下列反应中,反应物和产物的空间构型不会发生本质变化的是()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