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究金属腐蚀的条件和速率,某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学生用金属丝将三根大小相同的铁钉分别固定在如图所示的三个装置中,再放置于玻璃钟罩里保存相同的一段时间,下列对实验结束时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束时,装置Ⅰ左侧的液面一定会下降 |
B.实验结束时,左侧液面装置Ⅰ比装置Ⅱ的低 |
C.实验结束时,装置Ⅱ中的铁钉腐蚀最严重 |
D.实验结束时,装置Ⅲ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
下列各组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的递变,叙述不正确的是()
A.Na、Mg、A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 B.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增大 |
C.Li、Na、K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 D.N、O、F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 |
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下列有关该元素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它处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ⅤA族 | B.它的最高正价为+5,负价为-3 |
C.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一种强酸 | D.它的非金属性比磷弱比氧强 |
下列说法不符合ⅦA族元素性质特征的是()
A.易形成-1价离子 | B.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
C.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 D.从上到下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
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A.Na、Mg、Al还原性依次减弱 B.I2、Br2、Cl2氧化性依次增强
C.C、N、O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下列关于氯、溴两种元素及其组成的物质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稳定性:HCl<HBr | B.非金属性:Cl>Br |
C.酸性:HClO4>HBrO4 | D.氧化性:Cl2>Br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