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意微量元素的摄入。碘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预防碘缺乏病,我国卫生部规定每千克食盐中应含有40~50 mg KIO3。下表是某超市出售的加碘精制盐的有关说明:

产品标准
GB5461-2000
配料表
氯化钠、碘酸钾、抗结剂
氯化钠含量
≥98.5%
含碘量(以I计)
20~50 mg/kg
储藏方法
密闭、避光、防潮
食用方法
待食品熟后加入
包装日期
见打印批号

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此食盐中是否含碘和检查该食盐是否为合格产品。
(1)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步骤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取食盐少许置于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振荡
固体完全溶解
食盐及碘酸钾都能溶于水
2.向上述溶液滴加适量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振荡
溶液出现棕黄色
 
3.再向上述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振荡
溶液变成蓝色
 

(2)加碘食盐的包装袋上标有食用方法:待食品熟后加入。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取该食盐样品100.0 g完全溶解于水中,然后加入用盐酸酸化的淀粉KI溶液,结果溶液呈蓝色,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进一步确证样品是否为合格产品,该同学又用0.010 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当用去12.00 mL时蓝色刚好褪去(反应方程式为I2+2S2O32-===2I+S4O62-),通过计算该加碘食盐中KIO3的含量为______mg/kg。由此可判定该食盐为________(填“合格”或“不合格”)产品。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铜在常温下能被稀硝酸溶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4H2O
(1)上述反应中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2)若生成NO的体积为3.36L(标准状况),且硝酸足量,则消耗铜的质量g,转移电子的数目为,被还原的硝酸为mol。
(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0分)图示的四个容器中分别盛有不同的溶液,除A、B外,其余电极均为石墨电极。甲为铅蓄电池,其工作原理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其两个电极的电极材料分别是PbO2和Pb。

闭合S,发现G电极附近的溶液变红,20 min后,将S断开,此时C、D两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相同;据此回答:
(1)A电极的电极材料是______________(填“PbO2”或“Pb”)。
(2)电解后,要使丙中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浓度,需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到20 min时,电路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4)0~20 min,H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

常温下有浓度均为0.5 mol·L-1的四种溶液:①Na2CO3、②NaHCO3、③HCl、④NH3·H2O。
(1)上述溶液中,可发生水解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
(2)上述溶液中,既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又能和硫酸反应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
(3)向④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此时c(NH4+)/c(OH)的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若将③和④的溶液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③的体积________④的体积(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
(5)以10 mL溶液③,加水稀释到500 mL,则此时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________。

现有常温下的五份溶液:
①0.01 mol·L-1 CH3COOH溶液; ②0.01 mol·L-1 HCl溶液;
③pH=12的氨水; ④pH=12的NaOH溶液;
⑤0.01 mol·L-1 HCl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
(1)其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水的电离程度相同的是______;
(2)若将②、③混合后所得溶液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________③(填“>”、“<”或“=”);
(3)将前四份溶液同等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
①________②,③________④ (填“>”、“<”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H4和H2O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CH4+H2O(g) CO+3H2,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如下表:

温度/℃
800
1 000
1 200
1 400
平衡常数
0.45
1.92
276.5
1 771.5

①该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T ℃时,向1 L密闭容器中投入1 mol CH4和1 mol H2O(g),5小时后测得反应体系达到平衡状态,此时c(CH4)=0.5 mol·L-1,计算该温度下CH4+H2O(g)CO+3H2的平衡常数K=______,该温度下达到平衡时H2的平均生成速率为_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取pH=2的盐酸和醋酸各100 mL,向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Zn粒,反应过程中两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则图中表示醋酸pH变化曲线的是________(填“A”或“B”)。设盐酸中加入的Zn粒质量为m1,醋酸中加入的Zn粒质量为m2。则m1________m2(填“<”、“=”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