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向溴水中加入足量乙醛溶液,观察到溴水褪色的现象。
[提出问题]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提出猜想]
①溴水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方案]
方案一:检验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
方案二:测定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和反应后Br离子的物质的量。
[实验探究]
取含0.005mol Br2的溶液10mL,加入足量乙醛溶液使其褪色,再加入过量AgNO3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重固体质量为1.88g。
[解释与结论]
假设测得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为a mol,
若测得反应后n(Br)=0mol,则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____________反应。
若测得反应后n(Br)=amol,则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____________反应。
若测得反应后n(Br)=2amol,则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____________反应。
若已知CH3COOAg易溶解于水,试通过计算判断溴水与乙醛发生反应的类型为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方案一是否可行?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定量研究的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8分) 已知3A(g)+B(g) xC(g)+2D(g),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经5 min后达到化学平衡,此时测得D的浓度为0.5 mol/L,且c(A)∶c(B)=3∶5。又知5 min 内用C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ol/(L·min)。求:
(1)反应开始前容器中的A、B的物质的量:n(A)=n(B)=________mol;
(2)5min内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B)=________mol/(L·min);
(3)此时A的转化率为_______,x的值为________。

对有机物的结构理解,要以立体几何知识为依托,重点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价键在空间的分布,注意有机物结构式或结构简式的书写仅表示原子连接的次序,不代表有机物的空间结构。烷烃的结构可从甲烷的立体结构拓展想象,如乙烷(CH3CH3)可认为是甲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CH3取代形成的。三个碳原子以上的烷烃分子中的碳原子呈锯齿形,可能共平面,但不可能共直线。
(1)甲烷分子中最多可有____个氢原子与碳原子共平面;
(2)—CH3取代苯环上一个氢原子所得有机物为甲苯,甲苯分子中一定有____个碳原子共面;
(3)①CH4,②C3H8,③C4H10,④C5H12四种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只能生成一种一氯代物,此种烃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
(4)乙烷的一氯取代只有1种结构,乙烷的二氯取代有2种结构,乙烷的五氯取代有____种结构。

A、B、C、D、E分别为(NH4)2SO4、NH4Cl 、NaCl 、Na2SO4、Ba(OH)2五种溶液中的某一种,把它们两两混合:
(1)A和B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加热,无明显变化;
(2)B和C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加热,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3)B和E混合无明显变化,加热,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变蓝的气体。
根据以上现象,判断A、B、C、D、E各为什么物质。
A:、B:、C:、D:、E:
写出B和E混合加热的的化学方程式:

有 A、B、C三种短周期元素。A-离子的电子层结构和氖原子相同;短周期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C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是B的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试推断:
⑴. A元素的名称是______、B在周期表的位置表示为__ ____、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 ____;
⑵. B的氢氧化物的电子式是_____ _____;其晶体类型是,晶体中存在的化学键有
⑶.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___ _____。

配平方程式: Zn + HNO3— Zn(NO3)2 + N2 + H2O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