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5日,来自山西的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出席了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申纪兰是中国惟一出席过一至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被称为中国人大制度的“见证人”和“活化石”。关于她所能见证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和发展历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
②“文革”中该制度被取消,人民代表无法正常行使其权利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恢复、发展和完善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② |
在我国古代“民族融合”一词最本质的含义是
A.迁移、杂居、互相通婚 |
B.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 |
C.各族人民共同进行反压迫斗争 |
D.各民族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
就史学家的精神与勇气而言,敢在其史著中直接针砭本朝时弊的是
A.司马迁与《史记》 | B.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
C.刘知畿与《史通》 | D.章学诚与《文史通义》 |
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秦始皇为能够“制六合”而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
B.统一文字 |
C.统一货币 |
D.统一度量衡 |
推动战国时期出现诸子百家竞相争鸣局面的根本因素是
A.频繁的兼并战争 | B.井田制的瓦解 |
C.社会的大变革 | D.出现追逐利益的风气 |
在判定文明时代出现的具体标志时,有学者将其物化为:
(一)以宗庙、宫室为核心的都城的设立;
(二)王陵区的存在;
(三)青铜礼器与青铜兵器被比较广泛地使用;
(四)己能记载语言的文字的应用。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
A.传说中的黄帝时期 | B.夏朝时期 | C.商周时期 | D.秦汉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