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它的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有关,小组同学利用图所示装置测得了四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 次数 |
钩码重 G/N |
钩码上升的 高度h/cm |
测力计 示数F/N |
测力计移动的 距离s/cm |
1 |
3.0 |
2.0 |
1.2 |
6.0 |
2 |
3.0 |
5.0 |
1.2 |
15.0 |
3 |
3.0 |
8.0 |
1.2 |
27.0 |
4 |
3.0 |
10.0 |
1.2 |
30.1 |
(1)四次实验中,第 次实验数据明显出现错误,应当剔除。
(2)第四次实验中,有用功是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3)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 关。
小明和小亮都很喜欢喝绿茶饮料,学完了密度知识后他们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测量饮料的密度。
(1)小明的实验操作如下: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 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并调节 使天平平衡。
②把饮料倒入烧杯中一部分,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是 。
③把烧杯中的一部分饮料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饮料的体积是 。
④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饮料的质量,如图乙所示,量筒内饮料质量是 ,饮料密度是 。
(2)小亮用量筒、小试管、水、记号笔测出了饮料的密度,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将小试管放入量筒中使其竖直漂浮,读出量筒内水面所对的刻度 。
②在试管内倒入适量的水,先用记号笔记录试管内水面的位置,然后将试管放入量筒内的水中使其竖直漂浮,读出量筒内水面所对应的刻度 。
③将试管中的水倒尽, ,然后将试管放入量筒内的水中使其竖直漂浮,读出量筒内水面所对的刻度 。
④饮料密度的表达式: 。(用已知量和测量量符号来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 )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中 、 是两段外形相同的蜡烛。
(1)选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
(2)小明将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 ,将蜡烛 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直到 与 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 。
(3)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将蜡烛 移去,在相同位置上放上光屏,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 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填“实”或“虚”)像。
(4)小明把蜡烛 向靠近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会发现蜡烛 的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实验结束后,小明想,若把玻璃板沿 截成两部分,如图乙所示,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小段距离,则蜡烛通过左右两部分玻璃板成像的情况: 。
.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小明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他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烧杯、酒精、水、盐水、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细线、底面积相同而体积不同的带钩圆柱。(已知 )
(1)在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是否有关”时,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将同一个体积较大的圆柱分别浸没在酒精、水、盐水中的相同深度处,如图所示,则圆柱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分析数据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 。
(2)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有关”时,小明设计了如下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请将表格中第一行信息补充完整。
实验次数 |
所用液体 |
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 |
|
圆柱重 |
|
|
1 |
水 |
相同 |
小 |
|||
2 |
水 |
中 |
||||
3 |
水 |
大 |
(3)实验中用到的科学探究的方法是 。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
(1)图甲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 (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实验中,判断水沸腾的依据 。
.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出现水的沸腾现象
(3)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是 ,此时当地的大气压强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4)本实验中不能选择酒精温度计,原因是 。(酒精的沸点是 )
(5)水沸腾后,根据图乙可以推断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 ,水的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在某次探究实验中,需要测出实验所用盐水的密度,小玲、小亮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玲在使用天平时,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发现天平的游码未归零,但指针却指在分度盘的中央,他应该先将游码调到 处,再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 调节,天平横梁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小玲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
②再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为 ;
③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盐水的体积为 ,盐水的密度为 ;
④这样测出的盐水密度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
(3)小玲在完成了一次测量后,又分别量取不同体积的该种盐水进行多次实验。与小玲在此实验中多次测量目的相同的是 (选填序号);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实验。
(4)小亮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细线、烧杯和水也能测出盐水的密度,请你和小亮一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①把小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在空气中测出石块的重力 ;
②把小石块浸没在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③ ;
④盐水密度 (用测得的物理量和 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