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本小题13 分
材料一 西方国家实行的代议制,其核心是经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它形式上是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材料二 “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英国法律)呢?这是否在问为什么椰子在印度能成熟,而在罗马不会呢?”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
材料三 美国1787年宪法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
材料四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集会等自由;确立三权分立政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9世纪英、法、德、美四国的政体名称。并指出导致政体复杂局面的因素有哪些?
(2)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二中“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这句话的理解。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美国1787年宪法的相同点及进步之处。
(4)根据上述材料归纳,就大多数国家而言,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哪些特点。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近代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材料二: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进行研究后发现,16世纪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方,除“四大发明”外,还有很多发明,如机械钟、铸铁技术、瓷器、万向架、马镫马具、独轮车,拱桥等都首创于中国。“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文明中成长?”这个疑问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材料三欲致吾之知,在极物而穷理也。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木、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
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一,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
(2)以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果为例,说明当时我国是“发明和发现的国度”。
(3)鸦片战争前夕,英国的工业革命已进行了七十余年,而中国还在传统科技中徘徊。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三,指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伍的原因。

中国的四大发明,推动了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进步。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读上图,图中这两大科技成果分别产生于哪一时期?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哪些社会需求推动了上图发明的产生与发展?
(2)中国印刷术传到欧洲后,约在15世纪中期,德国人首先采用了铅活字印刷技术。自此,铅活字统领世界印刷业 500年。马克思认为,印刷术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之一,它是“变成制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简要说明印刷术对欧洲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强大的推动力”。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在读到新版《黄宗羲全集》时感言:“我喜读黄宗羲著作,在于这位学问家的许多思想有着朴素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身为天下人,当思天下事。而天下之大事莫过于‘万民之忧乐’了。行事要思万民之忧乐,立身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请结合黄宗羲的主要思想谈谈你对这一感言的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守仁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由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材料二: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三:程颐说:“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王守仁对“花”与“人心”关系的解释,反映了他怎样的哲学观点?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有何相同处?
(3)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只要各答出两条即可) 对此,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 李绅《悯农二首》
请回答:
(1)试描述古代农民的生活境况。
(2)试分析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
(3)试分析小农经济在中国封建经济中的地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