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朝开凿的大运河                           材料二:某朝开凿的大运河及海运航线
                      
材料三:“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四:古运河是扬州的城市符号,扬州的辉煌与古运河相伴相随。扬州因古运河而辉煌,古运河也因扬州而骄傲。(下图:扬州段运河)

请回答: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及所学判断,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哪一朝代开凿的运河?
问题二:结合材料一分析,图中A、B是运河两个端点城市,他们在现今的名称是?
问题三: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出发经大运河到洛阳去,先后经过哪几段运河?(不能填字母)
问题四:结合材料三、材料四分析,运河的开通有何重大意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隋朝的灭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1898年6月,图人物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又称戊戌变法。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人物实行变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图人物按照康有为提出的办法,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发展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等。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涉及哪些方面?
(3)材料二中哪些变法措施对封建旧势力的冲击最大?
(4)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戊戌变法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最主要作用。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共同体成长历程简表

时间
事件
1967年
欧共体成立
1973年
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入欧洲共同体
1981年
希腊加入欧洲共同体
1986年
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欧洲共同体

材料二愿意在尊重他们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的同时加深他们人民间的团结;……决心实现他们经济的强大和同步发展并根据本条约的规定建立一个包含一种单一及稳定的货币的经济和货币联盟;……决定建立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条约》
(1)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欧盟成立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欧洲共同体是有哪三个组织合并而成?截止1986年,欧洲共同体拥有多少个成员国?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欧洲联盟成立的标志是什么?当前流通于欧盟的“单一及稳定的货币”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教材
(1)材料一反映了一战前的英德关系。围绕英德,在欧洲分别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持“20年休战”局面的欧洲格局是什么体系?20年后,应验了福熙预言的是这次战争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中“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指的是什么组织?

材料一 我特别感激林肯,因为有了林肯,我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材料二 安.尼克松.库伯已经106岁高龄了。……当30年代整个美国大陆都笼罩在经济大萧条的绝望之中时,她见证了一个国家战胜自身恐惧,重新崛起。是的,我们能做到。……当日本的炸弹投向我们的港口,暴政威胁着这个世界时,她见证了一个崛起的民族,民主重获新生。
材料三 国会的政策是:要消除妨害州际贸易和国内外贸易自由流通、势将减少国际贸易和国内外贸易的障碍;要通过发展产业组织,促进各同业团体之间的合作行动,以提供普通福利: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和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要使各产业的现有的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要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暂时有需要的除外);要提高购买力以增加工农业产品的消费量;要减少失业和救济失业;要改进劳动标准,并要在其他方面复兴产业和保存自然资源。
------《全国工业复兴法》
(1)材料一中奥巴马对林肯的评价,是肯定了林肯在历史上的什么贡献?
(2)材料二中的“经济大萧条”指的是什么事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安.尼克松.库伯见证了罗斯福总统为捍卫美国民主而做的两件大事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中美国国会的政策体现了什么特点?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河怀古》
材料三“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防此三镜子,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贞观政要》
请回答:
(1)分别写出材料一中“秦皇汉武”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河南北两个端点分别是哪里?此河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4分)
(3)材料三中的皇帝除了“以人为镜”虚心纳谏之外,又是怎样“以古为镜”的?
(4)材料三中的皇帝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他在位期间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事例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