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右图所示,在试管a中先加3mL乙醇,边摇动边缓缓加入2mL浓硫酸,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ml冰醋酸,充分搅动后,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试管b  中加入适量的A溶液。连接好装置,给a加热,当观察到试管b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1)右图所示的装置中,装置错误之处是:                                       ;
(2)A是             溶液;(3)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                   
(4)乙酸跟乙醇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和条件下发生的酯化反应(反应A),其逆反应是水解反应(反应B)。反应可能经历了生成中间体(Ⅰ)这一步

如果将反应按加成、消去、取代反应分类,则A—F个反应中(将字母代号填入下列空格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酯的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50C时,如果取0.1 mol·L-1HA溶液与0.1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不计),测得混合溶液的pH=8,试回答以下问题:
(1)混合溶液的pH=8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0.1 mol·L-1 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填>、<、=)
(3)求出混合液中下列算式的计算结果(填具体数字):
c (HA)+c (A-)=mol·L-1
(4)已知NH4A溶液为中性,又知将HA溶液加到Na2CO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试推断(NH42CO3溶液的pH7 (填>、<、=);
(5)将相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四种盐溶液:
A.NH4HCO3 B.NH4AC.(NH42SO4 D.NH4Cl
按pH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填序号)

已知AgCl为难溶于水和酸的白色固体,Ag2S为难溶于水和酸的黑色固体。向AgCl 和水的悬浊液中加入足量的Na2S溶液并振荡,结果白色固体完全转化为黑色固体:(250C时AgCl,Ag2S的溶解度分别为1.5 ×10-4 g, 1.3 × 10-16g)
(1)写出白色固体转化成黑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2)白色固体转化成黑色固体的原因是:

为了减少CO对大气的污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研究CO和H2O反应转化为绿色能源H2。已知:
2CO(g)+O2(g)=2CO2(g) ΔH=-566kJ·moL1
2H2(g)+O2(g)=2H2O(g) ΔH=-483.6KJ·moL1
H2O (g)=H2O(l) ΔH=-44.0KJ·moL1
(1)氢气的标准燃烧热△H=kJ·moL1
(2)写出CO和H2O(g)作用生成CO2和H2的热化学方程式
(3)往 1L体积不变的容器中加入1.00mol CO和1.00mol H2O(g),在t℃时反应并达到平衡,若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则t℃时CO的转化率为;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此时平衡常数将(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平衡将向(填“正”或“逆”)方向移动
(4)为了提高CO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A.增大的CO浓度 B.增大的H2O(g)浓度 C.使用催化剂 D.降低温度

(5)H2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可作燃料电池;若该氢氧燃料电池以KOH为电解质溶液,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在实验室中严禁打闹,某几个同学在做实验中打闹而同时把盛有浓盐酸和盛固体KClO3的试剂瓶打破,使其在地上混合立即产生大量黄绿色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KClO3+ 6HCl(浓)KCl+3Cl2↑ + 3 H2O
(1)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
(2)在化学方程式上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如反应中转移了0.50 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___ L 。
(4)在清除碎片时某同学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防止中毒,有以下四种溶液可浸湿毛巾,它们分别是:①NaOH溶液 ②NaCl溶液 ③KBr溶液 ④NaHCO3溶液. 正确选择是(填试剂号数).

有一无色透明溶液,可能含Al3、Fe3、Mg2、Na、CO、Cl-、NO等离子中的若干种。现做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溶液,滴入用硝酸酸化的AgNO 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另取部分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氢氧化钠的量与生成白色沉淀的量可用下图表示。

试推断:
(1)该溶液中一定存在______________,一定不存在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溶液中至少有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等物质混合而成;其物质的量比为
(3) 写出图中a b变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