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A、B、C三点,取A点为坐标原点,建立了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平抛轨迹上的这三点坐标值图中已标出。那么小球平抛的初速度
为 m/s。(取)
(2)如图所示,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为了保证橡皮筋做的功等于总功,必须采取的步骤是“平衡摩擦力”。那么,在平衡摩擦力操作时,下列步骤中正确的是( )
A.让木板保持水平状态
B.小车运动时,纸带不需要穿过打点计时器
C.是否已经“平衡摩擦力”可以用眼睛目测小车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
D.本操作要让小车在橡皮筋的牵引下运动
(3).在用自由落体运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用天平称得重物的质量为,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某同学通过正确的实验操作得到了一条理想的纸带。纸带上打出的点如图所示
(纸带上的O点是第一个打印点,A、B、C、D、E分别是每打两个点的时间作为计时单位取的记数点,图中数据单位为mm),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选择B点为初始点,D点为终点,则从打下B点到打下D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J;重物动能的增加量为
J(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得出的结论是 。
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其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 交流电源, 可以使用的频率有 和 , 打出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
该同学在实验中没有记录交流电的频率 , 需要用实验数据和其他条件进行推算。
(1) 若从打出的纸带可判定重物匀加速下落, 利用 和图(b)中给出的物理量可以写出: 在打点计时器打出 B 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 ,打出 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 , 重物下落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 。
(2) 已测得 , ; 当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 试验中重 物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约为其重力的 。由此推算出 为_
一实验小组利用图(a)所示的电路测量一电池的电动势E(约 )和内阻 (小于 )。图中电压表量程为 ,内阻 ;定值电阻 ;电阻箱 ,最大阻值为 ; 为开关。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完成下列填空:
(1)为保护电压表,闭合开关前,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可以选 (填" "或" ");
(2)闭合开关,多次调节电阻箱,记录下阻值 和电压表的相应读数 ;
(3)根据图(a)所示电路,用 、 、 、 和 表示 ,得 ;
(4)利用测量数据,做 图线,如图(b)所示;
(5)通过图(b)可得 (保留2位小数), (保留1位小数);
(6)若将图(a)中的电压表当成理想电表,得到的电源电动势为E',由此产生的误差为 %。
实验方案对实验测量的精度有直接的影响,某学习小组对"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方案进行了探究。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干电池一节(电动势约 ,内阻小于 ;
电压表 (量程 ,内阻约 ;
电流表 (量程 ,内阻约 ;
滑动变阻器 (最大阻值为 ;
定值电阻 (阻值 ;
定值电阻 (阻值 ;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该小组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使电流表示数逐渐接近满偏,记录此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利用实验数据在 坐标纸上描点,如图乙所示,结果发现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比较小,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单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电压表分流 .干电池内阻较小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较小 .电流表内阻较小
(2)针对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比较小的问题,该小组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改进了实验方案,重新测量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
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
0.08 |
0.14 |
0.20 |
0.26 |
0.32 |
0.36 |
0.40 |
|
1.35 |
1.20 |
1.05 |
0.88 |
0.73 |
0.71 |
0.52 |
请根据实验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图丁的坐标纸上已标出后3组数据对应的坐标点,请在坐标纸上标出前4组数据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 图象。
②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所选的定值电阻为 (填" "或" " 。
③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请在图丙上按照改进后的方案,将实物图连接成完整电路。
2020年5月,我国进行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测量,其中一种方法是通过使用重力仪测量重力加速度,进而间接测量海拔高度。某同学受此启发就地取材设计了如下实验,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实验步骤如下:
如图甲所示,选择合适高度的垫块,使木板的倾角为 ,在其上表面固定一与小物块下滑路径平行的刻度尺(图中未画出)。
调整手机使其摄像头正对木板表面,开启视频录像功能。将小物块从木板顶端释放,用手机记录下小物块沿木板向下做加速直线运动的情况。然后通过录像的回放,选择小物块运动路径上合适的一点作为测量参考点,得到小物块相对于该点的运动距离 与运动时间 的数据。
该同学选取部分实验数据,画出了 图象,利用图象数据得到小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
再次调节垫块,改变木板的倾角,重复实验。
回答以下问题:
(1)当木板的倾角为 时,所绘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得,物块过测量参考点时速度的大小为 ;选取图线上位于坐标纸网格交叉点上的 、 两点,利用 、 两点数据得到小物块下滑加速度的大小为 (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2)根据上述数据,进一步分析得到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
某同学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时,该同学在实验室找到了一个小正方体木块,接着用这个小正方体木块把小车轨道的一端垫高,通过速度传感器发现小车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1)设小车的质量为M,正方体木块的边长为a,并用刻度尺量出图中AB的距离为l(a<<l且已知θ很小时tanθ≈sinθ),则小车向下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_;
(2)然后用细线通过定滑轮挂上重物让小车匀加速下滑,不断改变重物的质量m,测出对应的加速度a,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加速度a与所挂重物质量m的关系的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