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战略部署。
材料一 十八大报告提出,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
十年来我国城镇化率(%)

注: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大体为75%-80%,世界平均城镇化率为51% 左右。
材料二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大力推进城镇化既是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现代化工业国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材料三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新表述、新思想、新论断,引发与会代表和各界干部群众的广泛关注。报告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报告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人民。
(1)材料一中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简要说明大力推进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7分)
(2)结合材料三,谈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新表述、新思想、新论断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知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进一步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
材料一: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湖北等11个省市,贯穿东、中、西三大地带,交汇京九、皖赣等南北铁路干线;具有丰富的淡水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及农业生物资源;汇集了我国钢铁、汽车、电子、石化等现代工业的精华,集中了大批高科技的工业行业和特大型企业。专家预测,长江经济带在未来15年经济增长速度将超过全国经济的平均增速,到2020年前后长江经济带的经济总量将达到全国的50%。
材料二:为积极推动长江经济带融合发展,湖北省已初步拟定实施长江经济带的指导意见和规划,深入推进五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实施枢纽建设工程,打造包括航运、铁路在内的综合立体大交通体系;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工程,重点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实施大开放工程,营造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跨江跨区合作;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建设长江中游生态文明示范带,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绿色增长;实施沿江新型城镇化推进工程,建设新型城市连绵带。
材料三:自我国提出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以来,各地区多措并举,在拉动基础设施一体化、新的产业发展、就业等方面取得众多成就。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各地“多头管理”,关联性不足,缺少统一协调;部分省市还在保留带有保护本地产品销售的政策规定,通过行政手段搞不公平竞争;一些地方对原有经济园区“开而不发”,当前又借长江经济带建设之名扎堆规划各类新园区;产业转移过程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失衡,环境信息不透明……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长江经济带的协调发展,对沿线各地政府提出了新的挑战。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湖北省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对推动长江经济带融合发展的作用。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为沿线各地政府应对新的挑战出谋划策。

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的经营发展事关经济社会的生机与活力。
材料一:目前我国小微企业规模已近5000万家,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下表是2014年小微企业相关情况占全国比例的数据:

企业法人单位
资产总计
主要行业分布
从业人员
上缴所得税
工业
批发业
零售业
95.60%
29.60%
28.50%
20.70%
12.60%
50.40%
66.20%

注: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新增小微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所占比例明显提高。
材料二:由于小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市场发育不完善等原因,大量新创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缺人才、用工难,缺资金、融资难,税费高、负担重”是小微企业面临的普遍和突出困难。并且,国务院虽出台了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意见,但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不够,造成政策措施不能很好落实。
材料三:“清单”作为商业名词,如今更多地被用在行政管理领域。建立清单制度是防止政府不作为和乱作为的利器。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过程中,我国政府要开出“三张清单:要拿出完整的“权力清单”,明确政府应该干什么,“法无授权不可为”;要给出“负面清单”,除了清单上的禁区,其他行业、领域和经济活动都许可,保障企业“法无禁止皆可为”;要理出“责任清单”,明确政府监管责任和范围,规范政府怎么管市场,“法定职责必须为”。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根据材料一中的相关信息,说明小微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针对材料二中的问题,分析各级政府应如何扶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三,说明政府为什么要开出“三张清单”。

我国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先后实施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
材料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经大修后颁布,政策环境有了较大改善。解决了科技成果的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分配权问题,科技成果转化处置权下放和科研人员奖励、报酬比例提高。以前科技成果转化率仅约10%,只有更加提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更加重视相关专业技术转移人才的培养,设立专门的技术转移部门等多措并举,才能使技术转移真正实现应有价值,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真正促使制度创新推动科技转化,以科技转化助力经济转型。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
材料二: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此奖打开了中医药科学的大门,进一步肯定了中药在国际医学上的重要位置。这项成果在改善人类健康和减少痛苦方面所带来的益处是无法估量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致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表示祝贺。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国家重视医药科学发展的原因。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部目标。覆盖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过程。为实现科学立法,2015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修改后的《立法法》。建设法治中国,每个公民都不能袖手旁观。公民不仅是法治中国前行的受益者,更应该是参与者和推动者。
(1)运用公民的政治参与知识分析公民应该怎样参与和推动法治中国的建设。
材料二: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然而法治基础目前依然是相对薄弱,强政府弱市场是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产能过剩、房地产泡沫、产权保护不力、商业贿赂、地方债务风险等诸多问题与过度行政干预有关;企业每年所订立的经济合同的履约率仅为60%,每年因诚信缺失,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6000亿元,完善市场经济,为中国经济转型扫清障碍,需要法律予以规范和提供保障,需要市场参与者具备法律意识和法律精神。
(2)结合材料,运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知识,说明依法治国在中国经济转型中所起的作用。
(3)请列举1个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并简述其在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中的作用。

材料一:近年来,地方债风险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因素,引起政府高度重视。地方债规模过大的原因在于地方政府要承担大量的支出而税收渠道狭窄,导致财政捉襟见肘,因此债务性融资成为地方财政的普遍模式;以GDP为核心的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使得地方政府为了拉动GDP增长而大举借债;一部分资金用于政绩工程和经营性项目。
材料二:地方政府通过举借债务方式筹集资金,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地方政府举债缺乏制度规范,导致举债规模过快增长,债务负担沉重,地方债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损害政府公信力,恶化社会信用环境。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怎样解决上述问题。
(2)材料二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的哪些哲理?
(3)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地方债的使用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