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战略部署。
材料一 十八大报告提出,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
十年来我国城镇化率(%)
注: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大体为75%-80%,世界平均城镇化率为51% 左右。
材料二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大力推进城镇化既是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现代化工业国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材料三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新表述、新思想、新论断,引发与会代表和各界干部群众的广泛关注。报告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报告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人民。
(1)材料一中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简要说明大力推进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7分)
(2)结合材料三,谈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新表述、新思想、新论断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知识。
2008年,中国之骄傲,世界之惊叹。江苏省某校高三(1)班师生以“世界的奥运,梦想的舞台”为主题,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开展探究性活动。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后,第一小组成员在街头进行随机采访:
市民甲:太棒了!一幅卷轴在“鸟巢”中央徐徐打开,光影变幻中,展现出一幕幕风格各异、气势磅礴“中国画卷”,向世界立体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与文化风采。
学生乙:和平、和睦、和谐,一个“和”字,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外国游客丙:富于创造性的开幕式,通过现代技术,将民族特色与奥林匹克精神融合在一起,真是太神奇了!
(1)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结合上述甲、乙、丙三人的观后感,你认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10分)
第二小组成员在网络上搜索到下列资料:
奥运是运动员的盛会,也是志愿者的盛会。北京奥运会期间,有10万场馆志愿者、40万城市志愿者、百万社会志愿者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把志愿服务这条亮丽的风景线全面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2)从文化角度,说一说你应从奥运志愿者那里学习些什么?(4分)
今年暑假期间,北京市新华书店经过认真筹备,推出以“欢乐假日好书伴读”为主题的寒假学生文化活动。活动中,新华书店以开阔眼界、益智助学为基点,精心打造了以助学课堂、英语技能训练、科普知识拓展、名人面对面四大板块为核心的七大系列三十九场活动。北京市中小学学生积极参与,丰富了假期生活,提高了自身素质。
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谈谈中学生积极参加有益的文化活动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
2011你那5月13日,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深圳隆重开幕。本届文博会全面展现了我国“十一五”期间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辉煌成果,全面展示“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和理念。中国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等一批国内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国字号”企业、品牌产品项目成为最吸引人瞩目的文化产业亮点。作为目前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国际性、综合性文化博览交易盛会,这对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文化常识知识,分析我国当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原因。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它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之牺牲、探索、奋斗的伟大追求。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欺凌,但“中国梦”从未泯灭过。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之后,她带领人民迈上了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征程。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的梦想更加多样、更加丰富,有的人希望在城市立足,有人渴望回归田园;有人梦想华丽的舞台,有人渴望平凡的稳定……而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美丽的生态、更充分的政治参与、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祖国……这些平凡的梦想汇聚起来,便是个人的命运、社会的脉动、国家的方向。
阅读材料,写出你的人生梦想,并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实践的观点谈谈如何实现这一梦想。
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的着力点。阅读材料,回下列答问题。
材料一:推动国内产业转移,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要结合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和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科学规划国内产业转移。东中西部地区应根据其资源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其产业地位和分工关系,实现东中西部产业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和区域间产业的合理分工。要大力采取市场化方式推进国内产业转移。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应该怎样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推进我国产业有序转移。
材料二:目前,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面临着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在城乡二元体制下,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自由迁徙的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障碍仍未彻底破除,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双向流动的机制急需健全,城镇化过程中还要处理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破解都必须依靠进一步的改革攻坚。
(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为什么必须依靠进一步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