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西方国家机器的运行机制不断演变的进程中,英国1882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序的“普遍法规”规定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加。1887-1889年,英国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84.5%。美国在1885—1889年间,总统否决议案达324项。这些现象最能说明
A.议会对国家行政部门有监控权 | B.议会始终是国家的决策中枢 |
C.政府权力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 | D.议会是国家最高的立法机构 |
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败之道,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谶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这表明董仲舒( )
①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②主张实施“大一统”思想
③要求君主施行仁政 ④认为君主的地位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④ | D.③④ |
“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这段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又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民复结绳而用之。”反应了先秦时期()
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 | B.庄子“小国寡民”的思想 |
C.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 | 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 |
下列事件中对工业革命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A.珍妮机的使用 | B.改良蒸汽机的使用 |
C.大机器代替手工劳作 | D.大工厂制确立 |
关于“公司”,下面不正确的说法是()
A.是社会经济交换活动增加的产物 | B.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 |
C.最早出现于欧洲 | D.是一种经济组织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