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接庄中学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1)取两个规格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
(2)在两缸中分别加入2000mL河水,并分别饲养10只同种、同等大小的蝌蚪;
(3)A缸隔天加入甲状腺激素制剂5mg,持续5次,B 缸不加,其他条件相同;
(4)两缸同时隔天换水一次,每天喂少许熟蛋黄粉和碎菜叶。结果记录如下,请分析回答:
实验要素 |
后腿长出的 平均时间(天) |
前腿长出的 平均时间(天) |
尾脱落的 平均时间(天) |
尾脱落时的 平均体长(cm) |
A缸 |
4 |
7 |
26 |
0.7 |
B缸 |
5 |
9 |
37 |
1.3 |
(1)实验中A缸和B缸的规格、加水量、蝌蚪的数量、大小等条件都必须保持一致的目的是 ;其中B缸起 作用。
(2)根据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
(3)若要进一步验证“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可再选取10只相同的小蝌蚪,将其 破坏,其它培养条件应与 (“A”/“B”)缸完全相同。
(每空2分,共8分)“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是我们学习生物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通过实验,让同学们了解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体会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重要性。请你根据实验后的体会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在环境中捕捉到鼠妇?
(2)你作出的假设是:。
(3)实验中用了10只鼠妇而不用1只是为了。
(4)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注意除了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
目前,双汇“瘦肉精”事件的影响正不断升级。人食用含瘦肉精的猪肉后会出现头晕、恶心、手脚颤抖、心跳加速甚至心脏骤停致昏迷死亡。瘦肉精对人究竟有什么影响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质量相等、生长状态相似的两只老鼠分为A、B两组:
A组:用含瘦肉精的猪肉进行喂养,每隔10天测一次心率;
B组:用等量不含瘦肉精的猪肉进行喂养,每隔10天测一次心率;
实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 |
A组 |
B组 |
饲料类别 |
含瘦肉精的饲料 |
正常的饲料 |
初始测量(心率) |
150 |
150 |
第一次 |
230 |
148 |
第二次 |
320 |
150 |
第三次 |
400 |
152 |
第四次 |
死亡 |
正常 |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
(2)本实验的变量是。
(3)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
(4)请结合题中所给信息,对于食品安全提一条合理建议。
在探究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活动中,A组同学对于蚕的行为产生了兴趣。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探究实验的设计:
提出问题:蚕总是只吃桑叶,而不吃其它植物的叶子,这是先天性行为吗?
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定计划:
(1)实验用蚕的来源:① 向别人要来已经生长数天的大蚕。② 去市场购买即将孵化的卵,等待刚孵出的小蚕。
请你选择以上两种获得蚕的方式,你的选择是_______(填序号)
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的变量:
你认为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你打算选择哪两种植物的叶子?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3)每一组蚕的数量为_________(填序号)。 ① 用1只蚕② 用10只蚕
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由于被水浸渍,一些地方字迹已经看不清楚(题目中画横线出),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
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设计方案:
1).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
2).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厚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
3).方法步骤:
1.将20只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应该放入数量 ______的鼠妇,静置2分钟(min)。
2.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4).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环境 |
2min |
3min |
4min |
5min |
6min |
7min |
8min |
9min |
10min |
11min |
明亮 |
3 |
2 |
2 |
2 |
2 |
3 |
2 |
2 |
1 |
2 |
黑暗 |
17 |
18 |
18 |
18 |
18 |
17 |
18 |
18 |
19 |
18 |
5).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的环境中生活。
请问:
1.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你怎么处理鼠妇呢?____________
某生物小组准备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甲、乙、丙、丁四个同学一人一个意见,请你分析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1)甲提出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叫做。
(2)丙的观点说明每组对照实验应探究___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
(3)丁的实验方案中,B处理探究____在游泳中的作用。
(4)假设鱼主要靠尾鳍控制运动方向。请你设计一组对照实验验证:
将鱼分成两组,实验组的处理:____,对照组的处理:____。预计实验结果是:____组的鱼不能正常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