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⑴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只填字母序号)。
⑵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选填“左”或“右”)。
⑶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小矿石的密度ρ= kg/m3。
⑷实验中,由于小华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但实验室里已没有量筒了,老师就给她增加了弹簧测力计,小华进行了如下操作,间接测出小矿石的密度,请你把下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水的密度用表示)
A.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记录小矿石的重为G
B.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小矿石,将小矿石 在装有水的烧杯中,记录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C.根据以上记录,写出小矿石密度的表达式:= 。
在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分别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玻璃,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
(1)实验时小车每次都从斜面顶端滚下,是为了让小车在这些物体表面开始运动的__________相同。
(2)由图示可知,小车在玻璃上运动的距离最______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速度减小得越慢。
(3)根据这个实验推理:若水平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任何阻力作用),那么小车将一直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所示是有关浮力的小实验:
(1)在薄塑料袋(塑料袋的重力和体积忽略不计)中装满水并扎紧.用弹簧测力计将它提起后静止.由图12(a)可知水袋所受重力的大小_______N;将水袋慢慢浸入水的过程中(不碰容器壁),水袋受的浮力渐渐变_______;当水袋全部浸没水中时(不碰容器底),由图12(b)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N,此时水袋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N。
(2)此水袋浸没在水中后移去弹簧测力计,水袋在水中会(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为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小聪在障碍物上固定了弹簧测力计拉住木块,用手拉着小车向左运动(如图).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填“左”或“右”),用这种方法测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优点是拉动小车少许时间后,测力计相对地面(“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从而指针稳定,容易准确读数。且小车的运动速度变化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填“会”或“不会”)变化。
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图如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 分析图B、C、D,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_________有关.
(2) 分析图______和图_______,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 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N.
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小明带了一块已切成长方体的肥皂(如图甲所示,前后面保留了凹下去的字)做了以下实验.
(1) 测肥皂的密度
①小明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刻度尺。
②小明测出__________和肥皂的边长a、b、c,他计算密度的最终表达式应为_______________(用直接测量的物理量表达).
③用上面的方法测出的密度_______(偏大/偏小).
(2)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时,小明提出了以下的设计方案:
①在肥皂的侧面安装一个拉钩,如图乙所示,将没有字的一面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它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其示数为F1.
②用小刀将有字的部分削平后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①相同),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它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其示数为F2.
③比较得出结论:若F1和F2不等,则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若F1和F2相等,则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小红认为这个设计方案不妥,你能说出原因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你的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明又制了一些肥皂液,他用吸管向空中吹出肥皂泡时,发现美丽的肥皂泡总是先上升后下降,你能帮助小明解释原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