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3V。
(1)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有示数,原因可能是 。
A.电流表断路 B.电压表断路 C.R1断路 D.R2断路
(2)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保持 不变(R1/R2)。
(3)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当R1的阻值是2Ω,电流表示数是1.0 A;要使电流表示数是0.5A,R1的阻值是 Ω;多次测量后,作出的I~R1图像是图乙中的 。
(4)该同学为研究可变电阻功率的变化规律,他将R1换成阻值为5Ω的定值电阻.把R2换成阻值范围是0~10Ω的电阻箱。实验中R2从lΩ逐渐调大到10Ω,实验数据如下表当R2消耗的功率最大时,其电阻约为 。
A.4Ω B.5Ω C.6Ω D.4Ω和6Ω
图甲是测量标有“ ”小灯泡电阻的实验。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实物图连接完整。
(2)电路图连接完整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原因是小灯泡 (选填“短路”、“断路”)。
(3)更换小灯泡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让小灯泡两端电压逐次下调,测得数据如下表,第2次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出数据填入表中相应空白处。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5 |
电压 |
2.5 |
1.7 |
1.3 |
0.9 |
|
电流 |
0.28 |
0.25 |
0.24 |
0.21 |
0.19 |
算出的电阻 |
(4)根据表中电压和电流数据计算出第2次的电阻值填入表中。
(5)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灯丝电阻值随 降低而减小。
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 的重物,把重物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 取 。
(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2)重物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
(3)重物的密度为 。
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先用焦距 的凸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实像如图所示。
(1)他改用 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移动(选填“左”、“右”)。
(2)改用 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时,光屏所成清晰的像偏下,要是光屏所成的像移动到光屏中央处位置,应使凸透镜向 移动(选填“上”、“下”)。
(3)光屏上得到发光体清晰的像时,小明不小心用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此时光屏上 (选填“会有指尖的像、“会出现指尖的影子”、“发光体的像暗了一些”)。
图甲是“探究萘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每隔五 记录一次温度值,并观察萘的状态,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温度 |
50 |
80 |
80 |
80 |
80 |
90 |
100 |
(1)在 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取数据填入表格中。
(2)根据实验数据,在如图丙所示的坐标纸上绘制出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在 时,萘处于 状态。
(4) 后继续加热,萘的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降低”)。
小聪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额定电压为 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 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
(2)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示数不为零,电压表示数为零,则故障可能是由于小
灯泡 引起的。
(3)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在实际测量中,电压表有示数时内部有微弱的电流通过,如果考虑这个微弱电流的影响,则所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偏 。
(4)利用如图丙所示的电路也可以完成该实验,请完成下列填空(电源电压不变, 和 为滑动变阻器,
的最大电阻为 )。
①只闭合开关 和 ,调节 ,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
②只闭合开关 ,调节 ,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 。
③接着将 的滑片 调至最左端,记下电压表的示数为 ;再将 的滑片 调至最右端,记下电压表的示数为 ,则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 (用 、 、 、 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