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压强的知识时,小聪想利用老师准备的如图所示的器材:①用钉子做腿的小桌 ②海绵 ③砝码 ④木板 ⑤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 ⑥装有沙的容器等器材进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
(1)实验时,为了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你选择图中实验器材是 (填序号);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2)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小明与小华的意见产生了分歧
小明认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小华认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他们选择图中①③⑥等三个器材进行相关实验.请你写出实验步骤.
第一: ;
第二; .
通过比较观察的实验现象小华认为小明的观点是正确的.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甲、乙木板上分别铺有毛巾和棉布,丙木板上不铺任何材料,让小车从相同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观察现象。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本实验中,影响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距离的因素,除了阻力外,还有 ,该因素可以采用小车从相同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的方法来控制。
(2)实验可得出“阻力越小,运动速度减小得越慢”的结论,支持该结论的证据是 。
牛顿曾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体现了牛顿谦逊的品质。但前任的研究确实对牛顿产生了启迪,其中的一位巨人就是伽利略,他400多年前的研究思想一致闪耀着理性的光辉。
伽利略之前观测到,钟摆来回摆动的高度是相同的,如图甲。因此他设想了这样一个实验:在左边一个固定的斜坡上滚下一个球,球又滚上右边不同坡度的斜坡,如果球没有受到摩擦的作用,他认为这个球在右边任何坡度的斜坡上滚到的高度都与起始高度一样,好像这个球“记住”了起始高度。经过进一步思考,伽利略推断,如果右边的斜坡变成平坦,球将会一直匀速滚动下去,如图乙。
(1)像科学家那样“进一步思考”:图丙是伽利略想象的每隔相同时间在右边不同坡度的斜坡上球的位置,他认为当斜坡倾角变小时, 。于是他大胆推测:当斜坡变成平坦时,球的速度不再变小,球将做匀速滚动。
(2)伽利略认为,球匀速滚动是球的“自然运动”状态。“自然运动”是球所具有的属性。在我们今天看来,球的这种属性称为 。
(3)我们学习了“能量”的知识后知道,事实球“记住”的是能量。因为有摩擦的存在,球将不会到达起始高度,因此过程中球的机械能减少,但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 能,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电灯是一项伟大的发明,没有人能独享这份荣耀,它经历着如下的“进化史”;
1879年,托马斯 爱迪生发明碳丝灯,通电后碳丝温度高达 左右,进入白炽状态而发光,所以也称“白炽灯”。
1910年,美国通用电气实验室发现用钨丝制造的灯既便宜又明亮。
1934年,欧文 米兰尔进一步改进,将灯丝烧成螺旋形,使发出的光更明亮。
20世纪30年代,人们研制出了荧光灯,利用发光气体发出的光使灯里的涂膜发亮。它比普通灯温度低并省电。
最近,人们还发明了大功率 灯,它更省电,寿命更长。
请回答:
(1)为了安全用电,控制灯的开关必须接在家庭电路的 线上。
(2)如图,灯丝烧成螺旋形的原因是 (选填“增加”或“减少” 散热。
(3)5瓦的 灯与100瓦的白炽灯正常发光时的亮度相当。若用1只5瓦的 灯代替100瓦的白炽灯使用4万小时,请通过计算说明选择哪种灯比较经济?
注:目前电费0.53元 千瓦时,其他数据如表。
灯的种类 |
额定功率 |
使用寿命 |
市场价格 |
白炽灯 |
100瓦 |
1万小时 |
3元 只 |
灯 |
5瓦 |
4万小时 |
20元 只 |
小明在学习物体浮沉条件时,由于调制食盐水密度的操作不够精准,导致实验中鸡蛋很难悬浮在食盐水中,于是他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分别用量筒和烧杯等器材配制了三杯不同质量分数的酒精溶液,其中图甲 烧杯中的酒精与水的体积比为 .用注射器吸取密度为0.9克 厘米 的食用油分别在三杯酒精溶液中部注射一团油滴,一段时间后,如图甲所示。再过一段时候后,小明观察到油滴所处的状态如图乙所示。
为此,他作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______
【建立假设】假设一:可能是油滴的密度变小了。
假设二“可能是酒精溶液的密度变大了。
【实验方案】针对“假设一”的实验:用注射器吸取图乙任一烧杯中的油滴,将油滴注入到某一溶液中,观察其浮沉状况。
针对“假设二”的实验:先测定酒精溶液密度为 ,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次测定它的密度为 ,比较 和 的大小。
【得出结论】油滴密度不变,酒精溶液密度变大。
请回答:
(1)根据小明所作的假设,推测小明所提出的问题是: 油滴沉浮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
(2)针对“假设一”的实验中,“某一溶液”是 ,
(3)小明经过思考,对“酒精溶液密度变大”这一结论作出合理的解释,即 。
小金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拉动杠杆,使挂在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支点和杠杆的摩擦不计)问:
(1)重为 的钩码挂在 点时,人的拉力 为 ,钩码上升 时,动力作用点 上升 ,此时机械效率 为多大?
(2)小金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仍用该实验装置,将钩码移到 点,再次缓慢提升杠杆使动力作用点 仍然上升 。问:人的拉力 与第一次相比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比较此时的机械效率 与 的大小并用学过的知识给以推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