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盛夏来临,人们又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
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衣服材质
衣服布料层数
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1
天蚕丝
1
12%
2
2
5%
3
化纤
1
28%
4
2
14%
5
全棉T恤(白色)
1
7%
6
全棉T恤(黑色)
1
4%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            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的。
(2)比较实验1、2或3、4得到的结论是                                  
(3)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               
                                                                .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将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分别装在易拉罐中,并测出沙子和水的初温,然后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lmin记录一次温度,实验记录如右表:

(1)实验中,要求两只酒精灯完全相同,目的是:.
(2) 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中分别画出沙子和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2分)

(3) 分析图象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吸收相等热量,水升温较(快/慢);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水吸收的热量较(多/少)。
(4)物质的这种属性叫比热容,在物理学中,可以用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之比来反映.

下面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中让铁球从斜面上自由滚下,去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请补全下面的实验过程:

(1)在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应使小球的质量(选填“相同”或“不同”),到达斜面底端时的相同.
(2)如图甲、乙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与质量为2m的大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该实验是通过观察来比较铁球动能的大小.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3)在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时,应将两图比较,其中图中木块被推动的距离较远.
(4)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在“测定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钩码,不计绳重及摩擦,改变钩码的数量,正确操作后,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
序号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
h/cm
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cm

1.0
20.00
0.7
40.00

2.0
20.00
1.2
40.00

3.0
20.00
1.7
40.00

(1)实验时,用手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动滑轮下的钩码缓缓上升.
(2)第①次实验时,测得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3)第②次实验时,若钩码静止,拉力F的大小会(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N.
(4)第③次实验时,若钩码上升的速度为0.05m/s,则拉力F的功率为W.
(5)由表中实验数据,可以求得动滑轮重为N.
(6)由表中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同一动滑轮,所提升物重增大,机械效率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为了比较水和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某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将一盒牛奶分别装入两个相同的瓶中,甲瓶放在水中,乙瓶放在空气中,其它条件均相同,如图所示。实验时,他们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插在甲、乙两瓶牛奶中的温度计示数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甲/℃
70
60
53
47
42
39
37
35
34
33
乙/℃
70
65
61
58
55
52
50
48
47
46

(1)甲、乙两瓶中的牛奶的多少应该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本次实验中,小王发现__的冷却效果更好;
(3)通过分析,小王又发现,甲瓶中牛奶冷却快慢前后不一致,是越来越___;(选填“快”或“慢”)

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_图.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_℃,从开始记时到水沸腾经历的时间为____min。
(3)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_(选填“升高”或“不变”或“降低”).
(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_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5)小明得出水沸腾条件: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但他发现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___(写出一条即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