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下图所示,用红色面包霉中产生红色菌丝(受遗传因子A控制)的正常菌种,与产生白色菌丝(受遗传因子a控制)的变种杂交,得到一合子(图中1)。在子囊中合子通过一次减数分裂(图中2、3),然后进行了有丝分裂,生成了8个子囊孢子(图中5)。将子囊孢子按顺序分离培养,结果有4个孢子长出红色菌丝,另4个孢子长出白色菌丝(图中6),比例为1∶1。试分析说明:

(1)这个实验实际上是关于_____________实验。亲本红色菌丝体和白色菌丝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2)红、白菌丝体成1∶1的比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充分验证了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Ⅰ、拟南芥的A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影响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交换频率,a基因无此功能;B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使来自同一个花粉母细胞的四个花粉粒分离,b基因无此功能。用植株甲(AaBB)与植株乙(AAbb)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在F2中获得了所需的植株丙(aabb)。
(1)a基因是通过将TDNA插入到A基因中获得的,要确定TDNA插入位置时,应从下图中选择的引物组合是________。
注:I 、II、 III 为引物
(2)杂交前,乙的1号染色体上整合了荧光蛋白基因C、R。两代后,丙获得C、R基因(图2)。带有C、R基因的花粉粒能分别呈现出蓝色、红色荧光。

①丙获得了C、R基因是由于它的亲代中的___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交换。
②丙的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若染色体在C和R基因位点间只发生一次交换,则产生的四个花粉粒呈现出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有一果蝇品系,其一种突变体的X染色体上存在ClB区段(用XClB表示)。B基因表现显性棒眼性状;l基因的纯合子在胚胎期死亡(XClBXClB与XClBY不能存活);ClB存在时,X染色体间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发生交换;正常果蝇X染色体无ClB区段(用X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上图是研究X射线对正常眼果蝇X染色体诱变示意图。为了鉴定X染色体上正常眼基因是否发生隐性突变,需用正常眼雄果蝇与F1中____果蝇杂交,X染色体的诱变类型能在其杂交后代_____果蝇中直接显现出来,且杂交后代中雄果蝇X染色体来源于________。

下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表示物质转移的路径和方向,请仔细观察和分析图解,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rbcs基因表达的产物是SSU,Cab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HCP。在基因表达的过程中,图中的Ⅱ、Ⅲ、Ⅳ代表的物质或结构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Ⅴ是叶绿体中的小型环状DNA,Ⅴ上的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US,物质Ⅵ具有催化某种高分子物质合成的作用,则Ⅵ是________。
(3)据图可知,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发生的细胞部位是________,翻译发生的细胞部位是________。
(4)据图可知,合成的LHCP参与光合作用的________反应。

下图甲曲线表示三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表乙是某一小组同学对一个乳光牙女性患者的家庭成员的情况进行调查后的记录(空格中“√”代表乳光牙患者,“○”代表牙齿正常)。

祖父
祖母
外祖父
外祖母
父亲
母亲
姐姐
弟弟
女性患者









表乙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人群发病风险显著增加。
(2)图甲中,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发病风险在出生后明显低于胎儿期,这是因为___________。克莱费尔特症患者的染色体组成为XXY,父亲色觉正常(XBY),母亲患红绿色盲(XbXb),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患者,原因是_________(父方、母方)性原细胞减数第__________次分裂异常,形成__________(基因型)精子。
(3)请根据表乙统计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从遗传方式上看,该病属于________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4)同学们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得知,遗传性乳光牙是由于正常基因中第45位决定谷氨酰胺的一对碱基发生改变,引起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合成终止而导致的,已知谷氨酰胺的密码子为CAA、CAG,终止密码子为UAA、UAG、UGA。那么,该基因突变发生的碱基对变化是_______________,与正常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比,乳光牙致病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_____(增大/减小/不变),进而使该蛋白质的功能丧失。

研究人员将抗虫基因(SCK基因)导入水稻,挑选出SCK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虫植株(假定SCK基因都能正常表达)。某些抗虫植株体细胞含两个SCK基因,假设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随机整合,出现如图所示三种情况。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个体自交,F1中抗虫植株和非抗虫植株的比例为3∶1
B.乙图个体与正常水稻进行杂交,子代中抗虫植株和非抗虫植株的比例为3∶1
C.丙图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有1/2含SCK基因
D.丙图个体自交,F1中抗虫植株和非抗虫植株的比例为15∶1

为了探究“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水和吸水?”某同学针对这一问题作出的假设是: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为了检验这一假设,该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材料用具:紫色的洋葱鳞片叶,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
实施实验:
(1)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临时装片。
(2)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的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
(3)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蔗糖溶液,在另一侧。这样重复几次。
(4)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细胞。下图为该同学观察到的一个正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图中(填序号)合起来称为原生质层。图4处的物质是。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除原生质层内外存在浓度差外,其结构上的原因还有
(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
(6)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原生质层逐渐恢复到原来状态。在此过程中,中央液泡的大小变化是。实验结论:当外界溶液浓度(“>”、“<”或“=”)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反之,细胞吸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