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信息化社会相比,工业文明所推崇的制造业的主要特征是( )
A.以机器大工业为主 | B.能源和原材料的大量消耗 |
C.征服自然和环境保护相结合 | D.以蒸汽和电为主要动力 |
“如果政治家企图指导私人应如何运用他们的资本,那不仅是自寻烦恼地去注意不该注意的问题,而且僭取一种不能放心地委托给任何个人、也不能放心地委之于任何委员会或参议院的权力。把这种权力交给一个大言不惭地、荒唐地自认为有资格行使的人,是再危险不过了”。这一思想()
A.增强了遏制社会主义的实力 |
B.促使各国完善了议会民主政治 |
C.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利益 |
D.缓解了战后的“滞胀”问题 |
否决权通俗指政治上一种片面否定决策或决议的权力,尤其是立法。近代以来各国政体不一,对否决权规定也不一。以下有关否决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下议院能将英国上议院提出的法案搁置一年,称为“延宕否决” |
B.美国总统否决的国会议案,两院复议若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 |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由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有广泛基础可充分行使否决权 |
D.因议会权力至上,近代德意志联邦议会可否决德意志皇帝颁布的的法令 |
“这场伟大社会革命,世界上有一个国家好象差不多接近了它的自然极限。在那里,这场革命是以简易的方式实现的;甚至可以说,这个国家没有发生我们进行的民主革命,就收到了这场革命的成果。”材料中的“这场伟大社会革命”可能指()
A.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 B.德意志的宗教改革 |
C.英国的“光荣革命” | D.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
“十年以前,非特一般人不知共和为何物,即知识阶级亦鲜解共和真理”,更有甚者,许多人“不但不知共和的好处,反而希望满清复辟”。……“至于欧美的风土人情和中国不同的地方是很多的,如果不管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像学外国的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材料主要说明()
A.要实行真正的共和必须思想解放 |
B.共和与复辟的矛盾制约中国发展 |
C.不能简单学习别人的政治制度 |
D.当时缺乏共和政治的社会基础 |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从当时的形势看,这次战略大转移的根本原因是()
A.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 |
B.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 |
C.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
D.右倾教条主义的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