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新型材料纳米级 F e 粉能用作高效催化剂。实验室采用还原法制备纳米级 F e 粉,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纳米级 F e 粉在空气中易自燃。实验中通人 N 2 的目的是
②写出Ⅱ中 H 2 还原 F e C l 2 ,置换出铁的化学方程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现欲探究一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NH4Cl、Cu(OH)2、BaSO4、CaO、NH4 NO3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判断:
(1)常温下,气体B的水溶液显_________(填“酸性”“中性”“碱性”之一)。
(2)滤渣D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
(3)固体混合物A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滤液C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金属离子是(写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过程③中可能发生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6)固体混合物A中还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

铁和四氧化三铁及其他含铁物质的性质、转换、用途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知识内容。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培养中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组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系列研究。
I:铁和四氧化三铁的转换:
i.铁在氧气里燃烧
【探究一】探究铁丝燃烧是否需要纯氧
【实验内容】取0.33mm的铁丝,分别在体积分数为90%、70%、65%、60%、55%的氧气中进行实验,实验现象:

O2%
90%
70%
65%
60%
55%

实验现象
燃烧剧烈,燃烧时间长,效果好
燃烧比90%弱,燃烧时间短,实验成功
燃烧比70%弱,燃烧时间比70%短,实验成功
燃烧比65%弱,燃烧时间更短,实验成功
难以燃烧,只是发红

【结论】就0.33mm铁丝而言,依据上表燃烧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为,且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反思】所有铁丝的燃烧所需氧气最低浓度为上述结论(填“是”或“不”)合理,理由是
ii:铁和四氧化三铁在转换时的应用:
在焊接两根铁轨时,为确保施工质量,工程技术人员常用到一种叫做“引火铁”的反应活性材料,“引火铁”(极细的铁粉)是一种准纳米材料,它在空气中可以自燃。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上述原理设计在实验室制备其过程如下:
(1)在高温条件下用普通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得到粉末状的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2)将四氧化三铁粉末再在高温条件下经过与上述过程相反的反应生成“引火铁”粉末。请分别用以下两套装置,制取四氧化三铁和“引火铁”。
(注:装置中必要的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加热设备等在图中均已略去)

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实验过程中第(1)、(2)两个步骤中的任一反应方程式:
(2)在实验装置中,烧瓶B的作用是
(3)实验时试管A中加入的固体是
(4)在试管H中反应进行H2还原Fe3O4前,在I出口处必须先
II:在实验室中模拟炼铁化学原理的实验,对固体产物成分等进行探究
【设计实验】用一氧化碳还原纯净的氧化铁粉末,实验装置如图。

【进行实验】该小组按上述实验设计,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了实验,测得下列数据:
①反应前玻璃管和内盛氧化铁粉末的总质量66g(玻璃管的质量为60g)
②反应后玻璃管和内盛黑色固体的总质量65.8g(冷却到室温称量)
【得出结论】通过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黑色固体粉末为
【反思与评价】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可能会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等,那么要提高含铁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6 H 2 S O 4 ( ) + 2 F e = F e 2 ( S O 4 ) 3 + 6 H 2 O + 3 S O 2 小明在做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发现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为什么有刺激性气味?
【查阅资料】(1) 6 H 2 S O 4 ( ) + 2 F e = F e 2 ( S O 4 ) 3 + 6 H 2 O + 3 S O 2
(2) S O 2 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
【进行猜想】铁与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中可能有二氧化硫。
【实验探究】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并将 E 中收集到的气体进行如图乙所示的爆鸣实验。

请帮助小明完成下表:


A 中硫
酸浓度
实验现象
A 中生成气体成分
B 中品
红溶液
D 中品
红溶液
爆鸣实验
实验一
98%

不褪色
无爆鸣声
只有 S O 2
实验二
45%
稍有褪色
不褪色
有爆鸣声
实验三
25%
不褪色
只有 H 2

【实验结论】铁与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可能不同,当硫酸浓度达到足够大时,生成的气体产物中有二氧化硫。
【交流反思】(1)写出实验三中铁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实验二中发生爆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一中 C 装置的作用是
【拓展延伸】小明又将 A 装置进行了如右图所示的改过。试分析增加的导管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该导管所起的作用是

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包装袋上除了标明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外,还提醒人们注意:不可食用,不可浸水,不可开袋,儿童勿碰.
Ⅰ.华雪同学通过探究发现,某食品包装袋中的生石灰干燥剂已经变质失效.他采用的探究方法是: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没有明显的放热现象.此实验中加入的水必须是少量的,理由是①.

Ⅱ.甲、乙同学想知道刚从食品袋中取出的生石灰干燥剂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

生石灰干燥剂中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

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取生石灰.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
猜想2:含有氧化钙、碳酸钙
猜想3: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
【活动与探究】

甲、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充分反应后,再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呈红色.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与反思】

(1)猜想②错误(填"1"或"2"或"3").
(2)甲同学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③,溶液呈红色的原因是④.

(3)乙同学实验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⑤.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是多余的,因为⑥.

【总结与提升】

(1)甲、乙同学最终无法确定该生石灰干燥剂的成分,实验失败.华雪同学认为,可以通过定量实验来确定.在定量实验时一定要用到的实验操作是⑦.

(2)打开食品包装袋后,生石灰干燥剂不宜继续与食品放在一起,因为⑧,会加速食品变质.
(3)请写出工业上制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⑨.

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 N a O H 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开始实验探究。
【猜想假设】
猜想(1):该溶液没有变质,为 N a O H 溶液。
猜想(2):该溶液全部变质,为 N a 2 C O 3 溶液。
猜想(3):该溶液部分变质,为 N a O H N a 2 C O 3 的混合溶液。
【查阅资料】 N a 2 C O 3 溶液呈碱性
【设计方案】请你完善下表几组同学探讨的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可能出现的现象与结论
同学评价
第1组

若溶液变红,则猜想(2)不成立
第2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第2组

若产生白色沉淀,反应方程式是:,则猜想(1)不成立。
第3组同学认为:此方案还不能确定猜想(2)还是猜想(3)成立。
第3组
第一步

第二步

若滤液不变红,则猜想(2)成立;若滤液变红,则猜想(3)成立。
第1组同学认为:不需过滤也能达到实验目的,更简单的操作方法是:

【探究实验】综合各小组的方案后,动手实验。
【结论与反思】NaOH溶液易与空气中CO2反应而变质,所以要密封保存。
【拓展延伸】同学们设计了下列两套装置进行实验:

用胶头滴管吸取某种液体,锥形瓶中充入一种气体或放入一种固体物质,挤压胶头滴管。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气球明显胀大。
(1)甲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
(2)若乙装置中胶头滴管吸取的是稀盐酸,则锥形瓶中放入的固体可能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