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 (节选自《新序》
注释:①出亡:失国后逃亡。②鄙:边境。③发政举事:施政办事。④侍御:侍从妃子。⑤谄谀:奉承拍马。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词的意思。
(1)臣之妻臣 (   )          (2)群臣吏民能刺寡人之过者(    )
(3)今齐地方千里(   )         (4)是以至此 (   )
下面句子中加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是( )(2分)

A.臣知不如徐公美 B.时时而
大王能命将出师中力拉崩倒之声
C.服以立 D.内外不吾过

军士吏甲               寡人之耳者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齐威王和宋昭公的周围同样都有谄谀者 ,然而齐国能够“战胜于朝廷”, 宋昭公却不得不“出亡”,结合语段说说造成这样不同结局的原因有哪些。 (2分)
                                                                           
                                                                           
从上面两个语段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鲁肃过蒙屯下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 “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悉以兵并蒙。蒙固辞,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书三上,权乃听。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三国志·吕蒙传》节选)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过:(2)诣:(3)就:(4)悉:
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句子翻译
(1)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2)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鲁肃为什么和吕蒙“结友”?
联系课文《孙权劝学》,谈谈你对吕蒙的看法。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卿今当涂掌事②但当涉猎
B.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自以为大有所益
C.①见往事耳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对“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的正确翻译是:
人物的语言往往体现人物的语气和心理,请分析下列人物语言的作用。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卿言多务,孰若孤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本文与《伤仲永》一文都是谈学习的重要性的,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鲁肃过蒙屯下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悉以兵并蒙。蒙固辞,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书三上,权乃听。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三国志·吕蒙传》节选)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过:(2)诣:(3)就:(4)悉:
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于 是 又 为 择 师 使 辅 导 之 其 操 心 率 如 此
句子翻译
(1)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2)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鲁肃为什么和吕蒙“结友”?
联系课文《孙权劝学》,谈谈你对吕蒙的看法。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习射(少年时) B.鞍马(买)
C.长而精(更加) D.男装(穿)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皆次当()()建奇功
区别一词多义
其父以老病不能行(因:)
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益信(因:)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②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B.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次建立功勋。
C.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
D.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文中 “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的句子是

阅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段意。
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词填写
①描写爷娘:②描写阿姊:
③描写小弟:④描写木兰:
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