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一种有害的、难于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以及磷酸盐、镁盐、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目的菌”生长所需氮源和碳源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______。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
(3)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________的培养液,接入新的培养液连续培养。
(4)在转为固体培养基培养时,常采用__________法接种,再培养可获得 。
(5)实验室常用_____________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为确定培养基是否灭菌彻底,检测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请根据已学知识,试回答下列问题:
(1)显微镜的转换器上一般有2个物镜,较短的物镜一般为(低倍 /高倍)物镜。
(2)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________。
(3)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________个。
(4)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下方,应向________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在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像是________。
下列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据图回答:
(1)此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组成生物的氨基酸有约种。
(2)图中④的名称是________;图中表示R基的代号是______。
(3)形成该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叫做____________。
(4)组成这类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
据1-B-4的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属于真核细胞的是。判断的主要依据为。
(2)甲、乙两细胞相似之处为都具有、、等结构。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性。
(3)常见的由甲种细胞组成的生物有、等。 由乙种细胞构成的生物有、等。
下图是人体对水的摄入、吸收、分泌和排出的示意图,其中⑤表示物质氧化分解产生水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胃肠道的水分通过①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进行内环境。
(2)内环境的水分通过②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人胃肠道内。
(3)内环境的水分通过③____________作用成为____________的主要成分,其中大部分的水分又通过④_____________作用进入内环境。
(4)内环境的水分通过皮肤的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排出体外。
(5)细胞内物质氧化分解生成水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
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A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B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
(4)细胞合成的递质,经过_________加工,形成突触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被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识别,引起反应。可见“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这种细胞膜外结构称为。
(5)假设a是一块肌肉,现切断c处。分别用足够强的电流刺激e、b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e处,肌肉;刺激b处,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