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材料二:1825年,瑞士物理学家科拉顿做了如下实验:他将一个能反映微小变化的电流表,通过导线与螺旋线圈串联成闭合电路,并将螺旋线圈和电流表分别放置在两个相连的房间,如图。他将一个条形磁铁插入螺旋线圈内,同时跑到另一个房间里,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进行多次实验,他都没有发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材料三: 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用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切割磁感线的时候,发现导体中产生电流,从而实现了利用磁场获得电流的愿望。
(1)进行奥斯特实验时,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分别用图甲和乙两种方式放置一根导线。当导线通电时,小磁针发生明显偏转的是_______(选填“甲”或“乙”)。
(2)科拉顿、法拉第等物理学家相继进行如材料所说的实验研究,是基于_____________的科学猜想。
(3)科拉顿的实验中,_______(选填“已经”或“没有”)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要使他能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你提出的一种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从 深的枯井中提升重物,所用的拉力为 ,物体在 内匀速从井底全部上升到井口。(不计绳重和各处摩擦)求:
(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2)拉力的功率;
(3)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求所提升物体的重力大小。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设计的实物电路如图,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①滑片向右移动,电流表示数变大;②连线不允许交叉)。
(2)某同学连好最后一根导线发现两表均有示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实验时,首先接入的是 电阻,当滑片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为 ,记下两表读数;接下来换用 电阻继续实验,须向 (选填填“左”或“右” 移动滑片,同时眼睛注视 (选填“电压表”或“电流表” ,直到其示数为 时,记下电流表示数。
(4)换用其他电阻进行多次实验,得得到多组数据,通过分析数据,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当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成 比。
某小组同学利用水和酒精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装置如图,通过多次实验,得出如下表所示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
液体种类 |
物体重 力 |
测力计示数 |
物体所受浮力 |
排开液体 体积 |
① |
水 |
4 |
3 |
100 |
|
② |
水 |
2.5 |
1.5 |
150 |
|
③ |
水 |
2 |
2 |
200 |
|
④ |
酒精 |
4 |
3.2 |
0.8 |
100 |
⑤ |
酒精 |
2.8 |
1.2 |
150 |
|
⑥ |
酒精 |
2.4 |
1.6 |
200 |
(1)第一次实验物体所受到的浮力为 。
(2)比较三次实验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物体排开液体体积越大,所受浮力越大。分析比较①、④(或②、⑤或③、⑥ 可初步得出: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 ,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通过比较每次实验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液体的重力,还可以验证 原理
(4)该实验选用不同液体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 (选填“寻找普遍遍规律”、“多次实验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根据实验记录做出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由此可知当地大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一个标准大气压。由图象还可得出,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达到沸点,持续吸热,温度 。
实验室购买了一捆长度为 的铜导线,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其实际长度。该同学首先测得导线横截面积为 ,查得铜的电阻率为 ,再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出铜导线的电阻 ,从而确定导线的实际长度。
可供使用的器材有:电流表: 、电压表 、滑动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 、电源:(电压为 ,开关、导线若干。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 (填“ ”或“ ” ,闭合开关 前应将滑片移至 端(填“ ”或“ ” 。
(2)在实物图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导线,请根据图甲电路完成剩余部分的连接。
(3)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流表的读数为 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
(4)导线实际长度为 (保留1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