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努力实现自身价值,对国家、人民,自身幸福,都有着重大意义。
烟台市大学生“村官”张广袖的事迹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他在担任福山区福新街道到办事处主任助理兼团支部书记期间,虚心学习,吃苦耐劳,服务群众,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好评。在确诊为急性白血病住院治疗后,仍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留恋着“村官”岗位,挂念着群众。张广秀的事迹和病情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强烈反响。2011年2月,习近平、李源潮、姜异康等中央和省领导做出批示,对张广秀同志扎根农村、无私奉献,全身心为人民服务,身患重病不忘本职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号召广大青年向张广袖同志学习。
(1)张广袖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扎根基层、无私奉献,实现了人生价值。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怎样才能保证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性?
(2)某校高二二班开展“学习张广袖先进事迹”主题活动,团支部成员以“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为题发言,请你列出发言提纲。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推动美丽泉城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2月27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动员全市上下积极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集环境保护、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市民素质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根本目的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材料二济南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意见》和《济南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任务指标。济南市将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治理,进行健康教育、培养良好卫生行为,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规定,严格各类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准入制度,完善各类场所卫生监管机制,并设立群众卫生问题投诉平台接受市民投诉。
材料三 2014年5月22日,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到槐荫区、天桥区对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进行察看,听取了市政府工作汇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长玉指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建设美丽泉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民生的大事,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创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徐长玉强调,当前创卫工作还存在进展不平衡、标准不高等薄弱环节,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要求和部署,深入开展创卫活动,实现创建目标任务。
(1)依据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济南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在创建卫生城市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材料四 2014年5月24日,济南市某校的学生和家长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在泉城广场举行了以“大手小手齐动手、共创全国卫生城”为主题的环保宣传活动。家长和同学们一起捡拾广场上的白色垃圾,并发出“创卫生城,绿色出行”的倡议,呼吁大家共同努力建设美丽家园,建设美丽泉城。
(2)依据上述材料拟写一份主题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推动美丽泉城建设”的倡议书,请运用公民的知识列出倡议书的内容要点。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战略目标。1954年,从“摆脱落后和贫困”的实际出发,首次提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深入认识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继承和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针对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大量剩余农业人口、效率不高的传统工业等实际,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这些内涵不同的目标彰显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其后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深化改革方面已成共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宣言书、动员令,表达了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与信心。“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中国越发展,就越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不可能关闭。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一论断的依据。
材料一 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婚礼备受年轻人的重视。有人用豪华车队迎亲,以奢侈喜宴祝贺;而更多新人则选择了利用传统婚礼礼仪举办自己的婚礼。这种传统婚礼礼仪既时尚又节俭,还让现代的城市人目睹了久违的传统婚礼场面,很有意义。
材料二 前任文化部部长孙家正说:精美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我们的母亲文化,是我们的根。留住祖先的记忆,非常重要。但我们又必须赋予她新的时代精神。
从文化继承的角度分析我们应当如何留住“祖先的记忆”和“民族的根” ?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对此,中国政府严正声明,日本政府的所谓“购岛”完全是非法的,无效的,丝毫改变不了侵占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丝毫改变不了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土主权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评析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
(2)依据我国的外交政策,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当前复杂的中日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关于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中提到“……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社会和谐稳定。”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需要做加、减法,即增收减负。
结合上述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政府做好“增收减负”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