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小明同学探究斜面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时他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物块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的部分数据如下:
实验 次数 |
斜面的 倾斜程度 |
物块重量 G / N |
斜面高度 h/ m |
沿斜面拉力 F / N |
斜面长 s / m |
机械效率 |
1 |
较缓 |
10 |
0.1 |
5.0 |
1 |
|
2 |
较陡 |
10 |
0.3 |
6.7 |
1 |
45% |
3 |
最陡 |
10 |
0.5 |
8.4 |
1 |
60% |
(1)小明探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跟 关系。在第1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物块和斜面的内能增加了约 J。
(2)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当___________________时,斜面的倾斜度越 ,机械效率越高。
(3)若要探究斜面机械效率跟斜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保持________________不变。
小明要进行“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
(1)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
(a)第2次实验中,机械效率是。
(b)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c)第3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实验多,动滑轮自重增大,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选填“增大”或“减小”),因而,由第2、3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自重大小有关。
(2)若两次实验中的动滑轮重相同,提起的钩码重也相同,测出的滑轮机械效率却不同,原因不可能是( )
A.滑轮和轮与轴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同 | B.测拉力时没有使测力计匀速上升 |
C.测拉力时拉力的方向没有竖直向上 | D.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不同 |
小春发现高速公路常有如图1所示的限速警告标志,他问爸爸:为什么在相同的道路上行驶的汽车却会有不同的最高时速限制呢?爸爸告诉他:大车质量大,惯性大,如果速度太快的话,遇紧急情况时不能及时停下来,极易造成交通事故.小春想:这就是说在相同情况下大车要停下来所用的距离比小车要长?为此,他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及以下探究方案:
①让一辆小车从光滑斜面上某位置由静止滑下,测出它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s1;
②给小车车厢里添加适当的钩码,并使小车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测出它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s2;
③再继续增加钩码数量,重复步骤②;
④比较各次水平运动距离s的大小,归纳出结论.
对于上述探究方案,请你作答:
(1)给小车添加钩码的目的是:
(2)让小车从同一高度下滑的目的是:
(3)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成了能.
(4)假设各次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均相同,则s2_____________ s1(选填:“>”、“=”或“<”),原因是:.
(5)小春的探究方案合理吗?.为什么?.
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次数 |
入射角 |
反射角 |
1 |
15° |
75° |
2 |
30° |
60° |
3 |
45° |
45° |
(1)如图所示,如果入射角为40o,则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_;
(2)图中的光屏是一个可折转的硬纸板,此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在实验时,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o、30o、45o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见右表格).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橡皮泥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________环境中进行(较明亮/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棋子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小心地移动B棋子,直到与A的像_______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个棋子在白纸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_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
(3)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较好;如果选用另外一块,会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而难于确定像的位置。
(4)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_______________(A/B)这一侧观察。
(5)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发现白纸上没有像,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
(6)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个棋子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
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
②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在利用图D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E甲、乙中,图_______所示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可以看到沸腾现象是在液体_______同时发生.如图F,是小明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后所绘制的图像,图像中BC段表示的沸腾特点是: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