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光绪二十年,英商将纱机两万锭运达上海,准备投入生产,清廷不准。第二年……英商据之以争,清廷只好允准。省略处内容最有可能是

A.大皇帝恩准英国人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等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B.清廷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C.中国准忝设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从事商业、工艺、制作
D.大清国允定各使馆境界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苏联解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禹鼎》铭文记载:噩侯反叛伐周,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这反映了

A.分封制趋向衰落,尚能维护王权 B.宗法制度开始瓦解
C.封国实力削弱,周王权力加强 D.周王铸鼎显示权威

穆罕默德·阿里与凯末尔都试图通过学习西方使国家走向富强。其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
①进行民主化改革②开办新式学校③发展工业④推动社会生活世俗化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穆罕默德·阿里连年进行对外战争,这些战争
①使埃及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 ②逐渐动摇了阿里政权的根基
③加速了埃及近代化的进程 ④使埃及成为东方的强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穆罕默德·阿里大力推行的文化改革包括
①大大推动了埃及文化事业的发展 ②为埃及培养了自己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③彻底动摇了埃及的封建思想 ④为其他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阿里在抵御了英法殖民侵略的同时,认识到“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具体表现是
①创办近代工厂 ②建立君主立宪制 ③翻译欧美国家的著作 ④大力发展海军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